四年级第七册第一单元要点分析
四年级第七册第一单元要点分析
集备中心发言材料
连江附小:林惠
一、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九年义务教育原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编排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较三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逻辑较为严密的数的概念内容;另一方面考虑到知识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识,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时,先在万以内书读写法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法,再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以便于学生的迁移类推。
本单元的编排还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比如,教材介绍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计数方法等等,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文化。
另外,本单元还突出强化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意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教材中利用地球赤道长度,光传播的速度,一滴血液中红、白细胞的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总人口数,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等科普知识和相关的情境。其发挥的作用是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大数的感性经验,也了解到很多科普知识,通过介绍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有关国情的素材,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护环境教育。这些数据也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好数学服务生活。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人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主要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
主题图:
介绍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的产生
三、十进制计数法
四、亿以上数的认识
五、计算工具的认识
六、用计算器计算
重点:“亿以内数据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小节的内容。
难点:正确地读写含两级、三级的数。
关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数学情境,使学生获取大数的丰富感受,并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和掌握读写的方法后,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达到训练的程度。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通过介绍我国人口普查状况,算盘的发明等,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课时划分:
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2、数的产生、十制进计数法(1课时)
3、亿以上数的认识(3课时)
4、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