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说课稿教案及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7-13 22:05:4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在“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教材在编排意图上秉承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机递进,体现层次性,为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做了有效的预设和安排。教材通过小猴分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桃的过程中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进一步丰富分数的内涵,教材的安排分两个层次,第一是理解将若干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个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二是认识还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某几个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知识基础;更是学生五年级学习认识单位“1”的知识前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说教法、学法
1、用情境启发学生的思考。我用帮猴妈妈分桃这个情景贯穿新课教学,使学生在强烈的兴趣中,激发探索的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2、用问题指引思维的方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层层设问,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揭开分数的奥秘。
3、通过对比感悟分数的本质。在新授中进行了两次对比:第1次突出了不管由多少个桃,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就得到这盘桃子的1/4。第2次突出了不管一些物体的数量相同还是不同,只要被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的分数也不一样。在练习中也多次运用了对比。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呈现猴妈妈分桃,猴妈妈把一个桃分给四个小猴,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学生回答“平均分”每份这个桃的几分之几?通过分一个桃的情境,复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对前面知识的有效反馈。调动学生的先前经验,寻找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突破点。强调“平均分”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
本节课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其难点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受物体个数的干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两个层次: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过渡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过渡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建立集合概念,我仍然用分桃子的情境,采用操作——对比的方式。猴妈妈从口袋里拿出了4个桃子,分给4只猴子,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呢?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说。这部分其实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后,每份是一个物体”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提炼出具体的表示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开辟了更宽广的空间。对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紧接着我及时引导学生比较刚才得到的两个四分之一的不同,让学生通过比较更加感受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就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可以是1块,也可以是1个。
2、两对比,循序渐进,突破重、难点
(1、)出示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图上画一画,进行交流。让学生辩别中理解:把一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里的2个桃表示其中的1份,进而引导学生,这样的1份是这盘桃的1/2。
(2、)如果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在具体的情境中,第二次对比,2只猴平均分4个桃、8个桃,让孩子自然接受“一个整体”的1/2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不管有多少个桃,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就得到这盘桃子的1/2。让孩子不断的在思考中体验“把一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促进孩子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数学结论。
3、突出了不管一些物体的数量相同还是不同,只要被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的分数也不一样。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用好、用足书上习题,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拓展延伸。分数的意义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怎样让学生在一次次分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本质含义?
1、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
填一填、说一说根据什么确定分子分母。针对3、4师设问:同样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什么一个是三分之一,而另一个却是二分之一?1份一定表示1个物体吗?通过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2、想想做做”第2题
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从实物组成的整体到几何体组成的整体是一次发展,从一个物体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到若干个物体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又是一次发展,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3、学生动手涂一涂、画一画、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4、游戏:分一分。
拿出事先准备的12根小棒,小组合作分一分,你能拿出这些小棒的1/2、1/3、1/4吗?你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一?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4-6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猴妈妈有一个桃要分给四个小猴,怎么分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板书)
问:平均分成几份?每个小猴得到其中的几份?
是几份中的一份?4份中的1份怎么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
说明:把一个桃平均分给四个小猴,每个小猴得到这个桃的1/4。
进一步追问:谁能告诉大家,分母4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呢?
强调:分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1表示每个小猴得到的份数。
复习分数的组成部分,并说说每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谈话:猴妈妈刚刚给四个小猴分完了一个桃,现在猴妈妈端来一盘桃,放在桌上。
1、教学例题。
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教师用一个集合圈把4个桃圈起来,表示一盘桃。
问:应该怎么分呢?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让学生讨论:这盘桃要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分子分母的意义进行检查。)
2、教学“想一想”。
问: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时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结合分子分母的意义进行检查。)
(如果学生说出2/4,教师应结合分的过程说明。)
3、比较。
启发: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上学期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2。也就是说,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拓展应用
1、第1题。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对比第一行与第二行,第二行的两小题。
反馈、纠错。
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分之一。
2、第2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追问:用同样多的正方体来分,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一样呢?
3、第3题。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提醒学生先分后涂。课件演示核对。
4、第4题。同桌合作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后,然后指名上台交流。(课件演示)
四、小结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我先复习以前知识猴子分一个桃。然后出示主题图,主要是想让学生在“猴子分桃”的情境中加深对今天所学分数的认识,产生应用所学知识的需要,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我用操作活动来促进学生理解,主要是动手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最后,动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在整个过程中,我抓住重点:一是强调平均分。二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但我还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说话速度过快。学生的动手分一分的练习还不够。所以,在以后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还得再下更大的工夫。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这样我们的课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