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解决》教学设计 全国小学数学年会优秀课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尝试实际地解决问题,在探寻平均分图形方法的同时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恰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时,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还了解了它们面积计算的方法。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100米,高30米。在菜地里挖了一个长方形水池,长20米,宽10米。将这块菜地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西红柿和黄瓜,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由数学书上的一道练习题拓展而来的。 在实际生活中,这块带有水池的菜地怎样才能被实际平均分成两份呢?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新的探索。 |
列式并计算解答。 (100×30-20×10)÷2 =(3000-200)÷2 =2800÷2 =1400(平方米) 答:种黄瓜的面积是1400平方米。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
二.研究问题。 1.如果用一条直线将菜地与水池同时平均分成两份,你希望水池在哪儿? 2.可生活中的事常常事与愿违。水池的位置不像大家希望的那样,问题还能解决吗? 如: 提供给大家一些水池在不同位置的示意图供研究。 3.展示各组研究成果,师生展开交流。 4.当我们遇到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以试着退回到简单的问题来找方法。我们试着先把平均分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找到。 5. 带着这些新的收获请你来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没有方法的同学能否找到方法,有了方法的组想想你这样分有没有道理。 展示交流。 |
说明自己的观点。 都希望在中间。 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展示交流。 共同研究平均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继续展开研究。 展示交流,说方法并讲道理。 |
在合作中,经过尝试,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简单图形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寻方法背后的道理。 |
三.拓展研究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现在提供给大家一个已经被平均分成两份的平行四边形。请你在它的外面添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它也被给出的这条直线平均分成两份。 |
独立完成。 |
通过问题的拓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
四.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