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8、7、6加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3——10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体图、小棒、课件。
教学重难点: 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根据这幅图,小朋友你们能提出一些什么数学问题.那我们要求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你们会用一些什么方法呢?请同桌的相互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要求他们一共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计算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
2.请小朋友拿出小棒,用你的小棒摆一摆你的思考过程.
3.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