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数 与 代数 |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第(3、5、7)单元 加与减 |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
第六单元 购 物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空间 与 图形 |
第二单元 观察与测量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
|
统计与 概率 |
第八单元 统 计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
实践活动 |
我和小树一起长 |
本册的三大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小小运动会 |
||
今天我当家 |
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内容 |
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 |
整理与复习 |
意图 |
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
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
具体意图及特色 |
※ 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 经历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 关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 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 关于元、角、分的认识 本单元的标题为“购物”,突出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元、角、分,并用于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了这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 关于“观察与测量” 1 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同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 关于“有趣的图形” 1 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2 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
※ 关于“统计” 这部分内容,教材先后安排了学生所熟悉的“组织比赛”“买气球”“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三个活动,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并在此过程中,学习阅读和完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
※ 关于“整理与复习”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你学会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和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会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回顾与反思,由于学生年龄小,所以采取看图说一说的形式,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说一说学到了什么知识,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我的成长足迹”这个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记录学生成长的理念,使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教材中提出了若干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入自己的成长记录中,并适时更换,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