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7 19:53: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84、8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听,这个礼物会唱歌![课件播放钟的声音]
是什么礼物呀?(钟、表)

2、想看看老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吗?[课件出示:随着《在钟表店里》的音乐出现各式钟表]
3、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是的,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认识钟表]

4、这位小朋友叫宁宁。[课件出示小朋友的图象]她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我们一起来欢迎她!(鼓掌)
二、认识新知

1、认识钟面
宁宁带来了一个钟面,“你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

(1)1—12这些数字:请小朋友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从小到大读一读!
(2)格子:钟面上有12根短横,每两根之间为一大格,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

钟面上有一些小点,每两个小点之间为一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短);分针(长)[板书]

     A: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B:请你指指学具钟上的时针给同桌看一看;再指指分针给同桌看一看。

     C:你能指出老师教具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D:时针和分针都是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走的。(边说边实物演示)这样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2、认识整时
(1)小朋友,钟表有什么作用呀?(看时间)

那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5时)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就是5时)[板书]

5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在数学上呀,我们叫做5时。5时天慢慢开始亮起来了,晨练的人们起来了。[课件出示公鸡啼鸣]
(2)那你知道下面这几个种面各是几时吗?[课件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1时、9时、11时)

小朋友你们怎么认得有准又快?有什么诀窍吗?和你的同着说一说。谁来告诉老师你的发现?(课件显示:分针指着12的闪烁,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你看宁宁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课件出示:6时]

你是几时起床的?(及时进行正确作息时间的引导)
宁宁起床后,每天都要看看语文,读读英语,然后她就开始吃早饭了,宁宁吃饭的时候是几时?[课件出示:7时]

吃完早饭,宁宁就到学校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啦,几时?[课件出示:8时]
3、拨钟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宁宁心里非常激动,她想起了10月11的2时,那天他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在体育馆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小朋友,你们当时在场吗?你们高兴吗?想把这个激动人心的2时拨出来吗?
钟表的作用可真大,它告诉我们做每件事情的时间。请拨一个你喜欢的时间,告诉老师你可能在做什么?

4、画分针或时针
小朋友拨了这么多自己喜欢的时间,宁宁特别喜欢6时,她也想拨一拨[实物出示:时针指着6,缺少分针的钟面],可是她拿着钟发愁呢?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呀?

你能找出这根分针,给贴上去吗?[有3根针,1根比时针短,1根和时针一样长,1根比时针长]为什么找这根呀?(分针比时针长)
我们书本85页上也有几个钟也坏了,请我们小朋友帮它们修一修。

5、大约几时
(1)小朋友,想知道宁宁为什么喜欢6时吗?6时央视少儿频道将会播放《动画乐翻天》,宁宁在看书,等会我们一起提醒她好吗?

(2)到了这时,你会对宁宁说什么呀?[课件显示6时不到一点]
6时到了,动画片开始了。[课件播放开场动画]

看了会动画片,我们看看现在是几时呀?[课件显示6时刚过一点]
(3)[出示3个钟面:分别是6时不到,正好6时,6时间刚过一点]动画片是6时开始的,开始前6时不到一点,开始后6时刚过一点,象这样的接近6时的,我们可以说成大约6时。

    这里的大约6时,是什么意思呀?
(4)那你知道这个钟面上大约几时吗?(大约9时、大约12时、大约4时)

三、综合练习
(1)小朋友们真厉害不仅认识了整时,还知道了大约几时,请你看看这个钟面上是几时?[用教具钟](大约7时),你知道宁宁这时在做什么吗?宁宁你用动作告诉小朋友好不好?(阅读课外书籍)小朋友你们在做什么?愿意用动作来告诉老师吗?

8时你在做什么?用你的动作告诉我。
大约9时你在做什么?请你告诉我。在大约9时的时候呀,我们小朋友都应该休息了,这样我们明天才能有精神学得更好。

(2)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都是6时,怎么宁宁又是起床,又是看动画片的呀?
一天有24小时,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2个6时,为了区别我们就用早上6时和晚上6时间进行区分。

那生活中有几个10时呀?一个是早上10时,另一个就是晚上10时。
四、知识拓展

“生活中还有一些钟,你认识吗?”它们各表示几时。[课件出示:只有3、6、9这些数的钟、没有数的钟、罗马数的钟、电子钟](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可以知道时间)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电子钟。

老师每天都带手表,看看我的手表比刚才我们学习的钟面多了什么?(秒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时针和分针就能知道我们的时间了!
五、总结

今天我们和宁宁小朋友一起认识了钟表,也看了宁宁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课件出示宁宁这一天的学习、活动图片和钟面]“一寸光阴一寸金”,小朋友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学习娱乐相互调节。
钟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下课铃声响了,提醒我们应该下课了,也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教学反思:

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以猜礼物入手,在课的伊始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各式钟表的欣赏过程中拉近不同知识经验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对钟表不熟悉的学生有个全新接触,让其余学生视野更丰富;同时,通过各式钟表的展示,更能突出不同钟表之间内在的共性,为之后的教学铺垫。
熟悉的事物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同班同学的早上生活场景的展现对整时进行阶段性巩固,一来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进而在兴奋的情绪下积极良性巩固;二来贴近生活的人和事让学生自然而然和自己进行比较,适时进行的学习指导,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升旗联想到佩带红领巾的入队仪式,领着学生一起进入2时这个激动的时刻,为冷冰冰的时间裹上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加强了学生操作的欲望,愉悦了学生的心情,让这愉快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拨自己喜欢的时刻的操作,学生更踊跃,表现更积极。
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喜欢帮助他人。创设宁宁拨6时遇到的困难,从学生找分针、摆分针的过程中极其自然的引出画时针、分针的要点:长短和位置。把原先被动的教学讲授变成了学生饶有兴趣的帮助他们接触问题的实际情景,学生学的主动,掌握得轻松。

 “大约6时”间的教学是整堂课的难点,以提醒宁宁看动画片自然引出“6时不到一点”直至动画片放了一会后的“6时刚过一点”,让学生随着动画经历“6时不到一点”到“6时刚过一点”的过程,难点在轻松的环境下得以突破,而学生学的更扎实、更轻松、更快乐。
一堂课进入巩固总结阶段,由于学生的长时学习的疲劳和内容的重复练习,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这个环节采用了学习根据时间做动作这一游戏,让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再次回到课堂,伴随着学生不同的肢体语言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而在此适时加以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的指导对学生的。

书本知识作为基础是有限的,而现实这样一个大课堂则有更为丰厚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如果能和生活实际联系,一方面使所学知识得以延伸,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大胆引进缺少数的钟表、罗马文字的钟表和电子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秒针的介绍避免了对现实存在的非要点知识的回避,简单的介绍也从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运用时针、分针认钟表的重要性。而借用运动着的秒针介绍顺时针则更为真实的让学生从动态中知识的生成。

综合以上几个片段所呈现的情境,一堂有趣、生动、愉快、扎实的《认识钟表》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通过宁宁的一天使原本单调的认钟表显得亲切、生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做作的安排,生硬的搬套,有的只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情境,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谈话方式,在交流中使知识自然融入学生脑海。这些冷冰冰的时刻与相应的情境再现相连,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