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合并同类项 教案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合并同类项 教案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单项式 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探索规律 教案设计
合并同类项 教案设计
(2)议一议:
8a+5a=
-7a2b+2a2b=
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讨论得出利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如上面几个式子,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这就是合并同类项。你们观察一下,在合并同类项前后,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字母呢?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利用(2)的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4.学习例题。
例:合并同类项:7a+3a2+2a-a2+3
解:7a+3a2+2a-a2+3 (找)
=7a+2a+3a2-a2+3(搬)
=9a+2a2+3 (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讲清楚三个步骤:第一,找,找出同类项,并用相同的记号表示出来;第二,搬,把同类项移到一起,注意移动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第三,合,合并同类项。】
5.练习:合并同类项。
(1)3a+2b-5a-b
(2)-4ab+8-2b2-9ab-8
6.做一做。
求代数式的值,其中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方法,以使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对本节课进行简单小结,让学生讨论如何合并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时出现的问题。】
课后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应只是教师单纯地讲解与学生简单地模仿,而应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一是从现实生活出发,把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到数学中来,让学生经历探索与交流的活动,自主地得出同类项的概念。这样,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二是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实验、探索与交流等,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图形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含义,到利用分配律得到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最后再观察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过程。在这个数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进行适度的练习,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你是怎么做的?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分类?”“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主动地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也为后继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