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案设计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由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不同长度的木棒去拼三角形,归纳出能拼出三角形的各边长之间的关系和不能拼成三角形的三边的特征,目的是归纳出同时符合几不同条件的不等式的公共范围,即不等式组的解集.
2.通过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与确定方程组的解集进行比较,抽象出这二者中的异同,由此理解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由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解集之后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若某数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式时,如何去确定这个数的取值范围,这就是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的确定,在实际生活中同样会遇到一个数所能满足的条件不止一个的问题,这就要用到不等式去确定其解.
学情分析
不等式的解集已经在前一节中学习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若由多个不等式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如何确定呢?不等式的解集可类比方程的解进行求解,是否不等式组的解与方程组的解也类似呢?因此学生就会进行类比,进而可得出其解集的公共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明、小华、小芳是同班同学,学校体检有一项称体重,称完之后,小芳说:“我有38kg”,小明说:“我有48kg”,这时,小芳和小明就问站在一旁的小华:“你有多重?”小华说:“我比小明轻,但是要比小芳重!”那么你能说出小华大概有多重吗?
当然,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小华有xkg,小华比小芳重:x>38,小华比小明轻:x<48,那么x的取值要使不等式x>38和x<48都成立.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