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16 09:44:48

合并同类项

 

  教学内容

  《合并同类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这节课是关于整式运算的一个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初步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的运算,其符号的抽象性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要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根据对学生的分类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利用图形直观地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等,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与求知欲,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合并同类项。

  设计理想

  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苹果、梨、文具盒、钢笔、猫、狗等,让学生分类并说明理由。

  2.幻灯打出六张卡片:

  8n  -7a2b  2a2b  6xy  5n  -3xy

  如何将它们分类?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分类?

  【创设情境将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到数学中来。]

  二、探索研讨。

  1.根据学生的分类,得出:

  

  像这样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学生的分类方法可能不只一种,只要分类的理由合理,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2.判断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

  (1)xy  (2)(3)-3pq与3pq(4)bc与ac  (5)

  3.幻灯打出。

  (1)如何表示大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或8n+5n或(8+5)n

  教师板书:

  8n+5n=(8+5)n=13n

  【先利用图形面积问题,让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以及合并前后系数的变化。】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