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12 10:06:59
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探索活动

  按以下步骤折纸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O

  过点OAC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OD,其中,点D是折痕与AC的交点,即垂足;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AB边交点为E.我们由此得出: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

  如图,已知AO平分∠BACOEABODAC求证:OE=OD

  Ⅲ. 课时小结

  本节课中我们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探究得到了角平分线仪器的操作原理,由此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尺画法,并进一步探究到角平分线的性质.

  Ⅳ.思考

  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道题,题目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中的BD是∠ABC的平分线,在同学们忙于画图和分析题目时,小明同学忽然兴奋地大声说:我有个发现!原来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AB上取点E,使BE=BC,然后画DEABAC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

  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画法表示怀疑,你认为他的画法对不对呢?请你来说明理由.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

  分析: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

  Ⅱ.导入新课

  如图,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PDPE是否等长?

  问题1: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2: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

  请填下表:

  已知事项:OC平分∠AOBPDOAPEOBDE为垂足.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

  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

  问题3: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符号语言填写下表:

  [生讨论]已知事项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PEO≌△PDOHL).于是可得∠PDE=POD

  由已知推出的事项: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性质有什么联系吗?

  分析: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

  思考:

  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 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1.集贸市场建于何处,和本节学的角平分线性质有关吗?用哪一个性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比例尺为120000是什么意思?

  结论:

  1.应该是用第二个性质.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 500处.

  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 1m= 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 1cm表示实际距离 200m的意思.

  作图如下:

  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

  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 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

  总结: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III.例题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分析:点P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证明:过点PPDABPEBCPFAC,垂足为DEF

  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BM上.

  所以PD=PE

  同理PE=PF

  所以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IV.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像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

上一页  [1] [2] [3]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