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快乐的课间 (共三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8:55:17

6、教师明确指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3/4拍。

7、生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师生共同观看指挥家指挥录象,请学生说说指挥的作用。后讲解、练习。)

8、播放歌曲录音,学生随教师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9、学唱旋律:(分成两个8小节,要求放慢速度学唱。)

(1)先学唱前8小节。注意“1——1”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并注意5拍长音的保持,以及休止符要收干净。

(2)再学唱后面的几小节。注意i 6 i|7 5 7 | 6 4 6| 5 - -|这一句的音准,可指导学生用手势帮忙.

10、学唱第二声部旋律,也分成两个8小节,两次学唱。可多练1 7、1 3、 3 4、3 6等音程,为合唱作准备。

11、二声部合成。本歌难点在于二声部合唱时音准的和谐.可以先唱好每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3- -|     i- - |     i- -|       1- -|  ,  3- - |  6- -|                           一句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不要急于完成合唱,否则在不准确的情况下合唱会破坏音乐的美感,学生体会不到二声部带来的和谐美。各声部都能唱准确后再进行合唱,平时课堂上音程的训练会有帮助。也可在两个声部中请几位竖笛演奏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演奏,帮助自己的声部更好地找到音准。

12、用“啦”模唱旋律。

13、学唱歌词及演唱的指导。这首歌曲唤气需强调一下,以免出现气息不够用的情况,基本上一句一唤气,可在休止符处唤气。

(三)音乐实践活动

1、师导:同学们的歌声多么地动听!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呢!请你为它们配上合适的节奏吧!

2、多媒体出现三幅图。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形谱表示。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异同。

4、去音乐游乐宫“考考你”:教师用敲鼓的方式反复敲击●○和●○○,让学生说说两种节奏的强弱。也可让学生上台敲击表现。

5、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二、三拍歌曲,说说乐曲是几拍子乐曲。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的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希望同学们有善于发现的耳朵,找到更多更听的音乐。

 

 

第三课时  课余活动更快乐

一、教学内容:聆听《陀螺》、《旋转木马》;;复习歌曲《大家来唱》

二、教学目标:

   1、聆听《旋转木马》,了解其玩法,感受激动、畅快的情绪,能从音乐要素分析入手,了解与感受乐曲的基本形象。

   2、聆听《陀螺》,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的音程而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3、能用较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体会愉快的情绪和课间的快乐。能在合唱、合奏等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乐曲《旋转木马》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难点为用较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陀螺一个、打击乐器(碰铃、铃鼓、沙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哦,十分钟》伴奏,生边唱歌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融洽师生关系。

(二)聆听管弦乐曲《陀螺》

1、出示实物陀螺,让学生了解陀螺是一个椎形木制品,一头是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并请玩过的学生示范.合作玩陀螺,(背景音乐——《陀螺》)在玩中感受陀螺飞快转动的情景,为聆听乐曲作准备。

2、初听全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与气氛,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脱落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与图形谱。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音程而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三)聆听电子琴独奏《旋转木马》

1、师导:以前的孩子们经常会玩陀螺,那是一样传统的游乐活动,那么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游乐活动了。

2、多媒体展示“旋转木马”画面,请玩过的同学介绍一下玩法。师生交流。

3、初听全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象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你感受到孩子们的情绪了吗?)

4、播放乐曲第一部分录音,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图形谱,仔细聆听,感受电动木马快速旋转的形象。(可让学生说说速度、节奏上的特点。)

5、复听全曲,设问: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哪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当出现与第一部分相同的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经听出来了。

6、师生共同乘坐 “旋转木马”——凳子,完整聆听全曲。

(四)表演歌曲《大家来唱》

1、巩固旋律:

(1)分声部用“啦”模唱旋律,要求学生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2)二声部合成,

(3)要求学生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个声部。使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师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愉悦快感。

2、演唱歌词。

(1)学生演唱一次,师即时指导学生声音的统一。

(2)欣赏录音范唱,进一步感受柔和饱满的音色与和谐统一的声音。

(3)用愉快的歌声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3、演奏与伴奏:请部分学生演奏竖笛子、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在双声部竖笛演奏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并一样一样的加乐器,教师指导,请基础好的学生统一指挥。

4、综合表演歌曲。

3、为《哦,十分钟》与《大家来唱》指挥。

(五)教师小结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