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第2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第2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海口一中 王玉欣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3)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
(1)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2)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2)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3)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当中,成为探究的主体,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的认识,以及把它们落实到自身的实践活动当中;认识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青年学生,对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具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本人通过对本课要点知识进行了整合与梳理,共设计了三个篇章:回顾篇、展望篇、实践篇,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及体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来展开的课程探究和学习。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投影、图片、歌曲,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和效率,辅助完成教学。通过讨论法、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增强课程的时代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上新课我们先一同欣赏一段同关于抗震英雄许中正的视频。
多媒体播放视频:《抗震英雄少年许中正的事迹简介》
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许中正靠的是什么支撑下来?
生:略
师: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的鼓舞之下,许中正不仅自己从灾难面前挺过来,还带领着其他同学走出了废墟和黑暗。我们就共同学习教材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及主要体现(板书)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生(预设回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这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精神,前有古人的开创和积淀,后又有来者的补充与发展,使得我们形成了今天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支撑着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同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
1、形成和发展(板书)
师: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另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学生PK活动:进行男女生PK,看谁能又快、又多、有准确地列举出这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精神以及他们的代表人物。
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精神。
(备注)展示幻灯片--关于两个时期民族精神的代表图片
2、主要体现(板书)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图片展示)
师:我们不会忘记红岩英雄江姐的舍身就义,我们时刻牢记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显示出了中国人的顽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一直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这些革命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图片展示)
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带领人民进入国家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并且把这种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特别是在2008年,中国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灾难和阻碍,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一年里,我们用实际行动全世界展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思考: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特征?
生(预设回答):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板书)
师:2008年中国人民在民族精神的带领之下战胜了许多的困难,今后,中华民族精神还将会继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吗?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展望篇,展望在中华民族精神这种优秀、强大精神的引领之下,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在5.12大地震中,正当举国上下都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之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探究活动一:
"范跑跑"事件
背景材料:范美忠在对他感到失望的学生说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1)"范跑跑"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 在许中正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品质就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和集中体现,那么这种素质应该怎样培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