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29 08:25:23

一、考点解读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了解)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2.消费类型:(了解)

①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注: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3.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理解)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

③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

                          食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 =                      ⅹ100%

                          家庭消费总支出

一般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低,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的层次结构越高。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了解)

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应该反对。

4)求实心理。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提倡求实消费心理主导下的消费。

5)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种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注: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绿色消费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利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二、体系构建

               其他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

 

 

       影响消费             物价总水平

 

        的因素    主要因素            当前可支配收入

居民收入  未来预期收入

                         (消费基础) 社会收入差距

 

     消费   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最常见)、贷款(含赊帐等)、租赁消费

类型   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劳务消费

              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定义、变化的含义)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理智)

 

                       适度消费(要求)、理性消费(要求)

正确的消费原则  绿色消费(含义、特征、意义)、艰苦奋斗(原因)              

三、误区点拨:

(1)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③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3)辩证地认识贷款消费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国家在政策—卜是予以鼓励的。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   

(4)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都是生存资料消费吗?

    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不是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刚刚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也可以是高档服装、山珍海味、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等享受资料消费。

 (5)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人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人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人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③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④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6)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与消费方式,收人多少,都不应该丢掉这一精神。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作只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提出来的要求。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是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