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劳动最光荣》1—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劳动最光荣》1—2课时
第三课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 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的延长歌曲《风车伊呀呀》、《理发师》。
2、 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摸唱歌曲。
3、 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像。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在创设的情景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像。
教学课时:六课时
第一课时《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下面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你能不能知道这是哪个动画片的插曲?请大家仔细听。
2、播放《小猫钓鱼》的歌曲。
3、揭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小猫钓鱼》中的插曲《劳动最光荣》这首歌。
二、感受歌曲
1、放录音范唱,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心情好、快乐地)
2、歌曲中为我们唱出了哪几种小动物?(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听这些小动物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4、分析歌词
太阳出来,放出什么颜色的光? (金亮亮)
谁先知道天亮的呢?你能模仿鸡叫吗?
(喔喔喔.×××— ×××— ) (用手拍节奏)。
花儿醒了,鸟儿把歌唱。你能模仿鸟叫吗?
(叽叽叽. X X X X X X )(用手拍节奏)。
……
5、同学们真棒,不但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还会用拍出相应的节奏。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拍一下节奏: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 ×××|×× ×|××× × | × ×× |×0|
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切分节奏:
师:谁劳动换来了什么?
(喜鹊劳动换来了新房, 蜜蜂劳动换来了蜂蜜)
师:有劳动就有收获,所以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劳动最光荣!
三、学唱歌曲
1、跟着音乐轻声地演唱
2、师:谁知道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快速、欢乐活泼的)
3、教师按节奏读歌词。
4、随琴用“LA”哼唱歌曲旋律。
5、轻轻声模唱歌词。
6、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
7、教师范唱学生跟唱(两遍)
8、教师弹琴学生拍手演唱歌曲
9、跨小节连线的处理
(1)附点音符
(2)延长音记号
(3)跨小节连线(先取消连线读、拍、后加连线读、拍)
10、熟练地演唱歌曲
四、情感教育
师: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热爱劳动不懒惰,要勤奋,勤劳)
同学们,我们从小要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也要学着做,要学做简单的家务活和当好值日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为勤劳创造了财富,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贪图享乐,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五、创编歌词。
分组讨论:歌曲中歌颂了哪些小动物?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很勤劳?将这些勤劳的动物也编进歌词中唱唱。
第二课时《森林中的铁匠》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练习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以及两声部和谐
三、复习《劳动最光荣歌》
四、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1、导入
师: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很多,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2、揭示课题
3、谁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
4、总结归纳
五、感受歌曲
1、初听
(1)师: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3)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美丽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
3、分段听
(1)师: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请大家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速度较慢 ; 旋律平稳 ;节奏舒展 ;力度 较弱 ;情绪 优美抒情)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4、视唱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视唱第一部分乐曲中表现森林晨曦的主旋律,感受一下乐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5、学生随老师的伴奏视唱
6、欣赏全曲
六、小结………………………………【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