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04 09:52:25

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冀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比例尺”这一单元第三小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明确了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体验的总的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采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从生活导入、实践探究,学习比例尺的意义,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比例尺的应用,最后通过合作研究巩固深化。  

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要为生活服务这样一个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学情分析:  

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生对此知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朴素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不能清楚的用数学的语言描绘。比例尺这个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它表示的是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里的“图书距离”“实际距离”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使学生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为理性的知识。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比例尺的知识,学生会饶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通过动手操作引发学生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力目标: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的特点,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正确计算比例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圆规   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画一画:请在你的纸上画一个边长为7.2厘米的正方形。  

2、猜一猜:你画的是我们教室里一个物体的面,你猜一猜是什么?  

验证:用粉笔盒和学生画的图形进行重合。  

师:这说明什么?用一个成语说说?为什么会一模一样?(板书:一模一样)  

让学生体会到是边与边一样  

师:你能用我们最近学过的知识表示你画的这个图形的边长和老师手中的实际物体的边长的关系么?  

引导出:1:1(说说1比1的意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图上和实际)(评价语)  

3、想一想:是不是所以的物体都可以1:1的画在纸上?比如我们面前的黑板。那怎么办啊?  

4、师:大家很会想办法,我们发现如果要表示的实际距离过长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缩小,从而把它画出来,这种方法非常有效。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实例吗?(课件出示照片、地图、平面图)  

二、恰当引导,自主学习  

1、估一估:下面就用大家说的方法画一画教室的平面图吧。请你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  

学生交流(板书:教室实际长9米,宽6米)  

师:我们的教室长9米,宽6米 ,你们能画出它的平面图吗?  

2、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师:都画好了吧?下面小组之间先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看哪个小组的画法多?  

3、展示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画的?  

(预设,适时板书)     9厘米    9米  

                       6厘米    6米    

师:能用一个比分别表示画出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的关系么?(板书1:100)4、师: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 你是怎么想到的?  

(预设,板书)生:    3厘米    9米  

                         2厘米    6米       

师:你是怎么画的啊?跟大家说说。(1:300)  

学生有可能有其他的画法,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5、师: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都是画得我们的教室,画出的图形大小却不同呢?(投影对比展示)  

生:图上距离代表实际距离不同,也就是它们缩小的倍数不一样。  

师:说的真好,不管你把长和宽缩小了100倍还是300倍,你要注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揭示课题:在同一幅图上要采取统一比例,统一标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比例尺。(板书)  

三、师生交流,感受新知  

1、结合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师:(举例)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数据它们是我们画在本上是数据,所以我们叫它们是图上距离,这些是我们测量的物体的实际长度,我们叫它们……  

(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2、师:黑板上这些比都是比例尺,那么什么是比例尺,来谈一下你的看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师: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你能说说比例尺怎么求吗?  

出示课件比例尺的公式。  

师:大家对比例尺的意义理解的非常好,谁能说说1:100表示什么意思。(4个)  

引导学生说说黑板上比例尺的意义及地图和平面图的比例尺意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交流时,会说“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或者“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或者“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厘米?”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