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六册五.四分段)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2 12:55:46

【教材分析】

统计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形成统计的观念。为此,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使之真实而有意义、有趣而有价值,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完整的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第六册五.四分段)P132——P134《长大我也去航天》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3)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体验,去感悟。

课前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转圈试验,并制作成记录单。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单、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数据,提出问题

师: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航天员进行

平衡力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看录像)同学们也进行了这种旋转方式的模拟训练。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统计的知识,除了这种旋转方式外,(师示范)还可以这样进行旋转。

师:上课前,老师已经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这种旋转方式的模拟训练,这是同学们所转圈数的记录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谁转的圈数最多?

生2:谁转的圈数最少?

生3:转10圈的有几人?

……

〔评析:让学生通过记录单上的数据提出问题,并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增强问题意识。〕

二、尝试解决问题

师: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转几圈的人数最多”?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生1:在转的圈数后面作不同的标记,然后再数一数,进行比较。

生2:可以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生3: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

……

〔评析:展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

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统计的作用与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同学们所说的方法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请小组长拿出1号作业纸,同位两人合作完成这个统计表,在数的时候要看清楚,数准确。

〔评析:通过说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细心做数学的良好习惯。〕

师:谁愿意来展示你们完成的统计表?(学生展示)他们统计的数据对不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转几圈的人数最多?

生:转10圈的人数最多。

师:有同学说利用统计图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看,用这个统计图,把这些数据表示出来,该怎样表示?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同位两人交流一下意见,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2号作业纸,小组合作完成这个统计图?

〔评析:让学生在所学知识“一格表示1”的基础上,思考、交流,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发现、创造的空间和时间。体现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汇报分析,理解感悟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学

生展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还有不一样的吗?

师:观察对比这几个小组的做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评析:充分展示学生的原始思维,并适时进行评价,保护、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

过“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这句话,引起学生争辩,让学生在争辩中体验,感悟。本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亮点,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推理、交流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困惑与快乐,从深层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师:从这个小组的做法可以看出,用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时,可以用一格代表几?还可以代表几?

生:2人、3人、5人、10人…

〔评析:通过对“一格还可以代表几”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3号作业纸,按一格代表2这个方法,独立完成统计图。

〔评析:考虑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是所有的同学使用“一格代表2人”这个方法,所以让学生再次经历、体验这一方法。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新理念。〕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同学涂得对不对?(5格这一栏,你是怎样涂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转9圈的有4人。

生2:我知道转10圈的人数最多。

生3:我想问“参加转圈试验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转几圈的人数最少?

四、巩固延伸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格表示“1”,格子

不够的情况下,怎样用统计图表示数据,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些问题。出示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这个统计图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汇报时,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多。

生2:我知道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少。

生3:请问三年级一班经过调查的有多少人?

师:(出示)你能依据左面的统计图,完成右面的统计表吗?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统计表。(让学生完成4号作业纸)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写的?一格代表几?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评析:体现练习的多样性,综合性。从

表到图,从图到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