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2-25 11:02:18

一、设计理念:

(1)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数学学习题材。本课以参观规律乐园为主题展开教学,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身边蕴藏着的有趣的数学知识,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2)灵活使用教材,开放教学内容。本课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学生在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主地探索,通过让学生涂一涂、摆一摆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之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让学生的创造火花产生于求异之中。

(3)以尊重差异的教育观贯穿课堂始终。在学习难度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每位学生“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创设快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既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能达到保底不封顶的效果。

二、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规律乐园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导入环节。我准备了猜花丛中飞出蝴蝶的颜色,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每个例题都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回答次数。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