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二册教材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梳理
小学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近年来,有关数与计算教学领域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几个明显的趋势。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降低笔算难度和熟练要求、提倡使用计算器等等,这些也是《标准》的重要理念。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而且也为进一步发展各种能力奠定了基础。小学数学的几何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因此,在《标准》中,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应用题”的教学。并且《标准》对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教学目标。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仍然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教材一方面尽可能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还注意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