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09年数学中考试题特点预测及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沟通联系
时间:3月2日——5月14日.
要求:以“中考纲要”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课前自主复习——课堂讲练结合——课后精简作业——自习反馈矫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1)明确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2)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网络;(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训练;(4)精选例题、精简作业,以中低档题训练为主,避免重复;(5)适当控制教学的难度,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避免在一个问题上讲解过深、过难,偏离复习方向.(6)注意复习的“新意”,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复习中,首先通过提问和一组练习复习知识点:不等式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有关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何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在习题的选择上注意了平时教学中学生易混点、易错点,进行了归类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化简含绝对值、根号的代数式,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配置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道习题的讲解,力求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由于内容较多,可提前将习题课前印发给学生,以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训练思维
时间:5月15日——6月1日
要求:以专题的形式,关注中考热点问题,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常见的复习专题:(1)知识综合型专题:代数综合问题(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几何综合问题(三角形四边形、几何变换),几何代数综合性问题.
(2)重点题型突破:规律探索性型、开放探究型、实验与操作型、方案设计型、阅读理解型、图表信息型、学科综合型、实际应用型.
(3)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主要数学思想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整体思想等;常见解题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列举法、归纳法、割补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等.
做到:(1)重视知识的综合,尤其是横向联系,教学要有深度;(2)重视合情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4)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应用.
第二轮复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对老师水平的考验,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的扩展运用能力非常关键,专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重视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提炼.这样才能提高优秀率,才能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阶段:模拟讲评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缺 调适心态
要求:模拟训练,全面提高;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调节心态轻轻松松迎中考.
1、模拟训练
做到:(1) 精心设计讲练模拟题.试题的选择、题目的效度、区分度及练习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2)讲练要恰当.讲中有练、讲中有思,练要得法、练要有度,讲解要及时、到位、透彻;(3)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利用多种方式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与进步;(5)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漏.
弥补漏洞——课堂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后单独的辅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己的努力.
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课前做练习——课上讲重点——课后练精细.
2、考前心理调适
如果说扎实的功底是中考取得成功的基础的话,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成为中考成功的关键.考前一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非常关键.
做到:(1)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中考纲要》,进一步明确重点、考点,做好自由复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2)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从前到后、由易到难;沉稳答题、戒骄戒躁;不言放弃,誓得高分.(3)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考前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复习应考心态;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进行自我放松.课时安排:
单元 |
时间 |
内容 |
|
日期 |
星期 |
||
数与式 |
3月2日 |
一 |
实数的意义 |
3月3日 |
二 |
实数的计算 |
|
3月4日 |
三 |
整式的运算 |
|
3月5日 |
四 |
分式运算 |
|
3月6日 |
五 |
二次根式 |
|
方程与不 |
3月9日 |
一 |
一元一次方程 |
3月10日 |
二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
3月11日 |
三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
3月12日 |
四 |
分式方程 |
|
3月13日 |
五 |
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
|
函数(一) |
3月16日 |
一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3月17日 |
二 |
坐标系内点的确定及点的特点 |
|
3月18日 |
三 |
一次函数 |
|
3月19日 |
四 |
反比例函数 |
|
3月20日 |
五 |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像及面积问题 |
|
函数(二) |
3月23日 |
一 |
二次函数定义及性质 |
3月24日 |
二 |
二次函数图像及解析式的确定 |
|
3月25日 |
三 |
二次函数的应用 |
|
3月26日 |
四 |
函数的综合 |
|
图形的认识 |
3月27日 |
五 |
图形的认识初步 |
3月30日 |
一 |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 |
|
3月31日 |
二 |
投影与视图 |
|
4月1日 |
三 |
三角形 |
|
4月2日 |
四 |
四边形(一) |
|
4月3日 |
五 |
四边形(二) |
|
圆 |
4月6日 |
一 |
圆的认识、垂径定理 |
4月7日 |
二 |
圆的有关角 |
|
4月8日 |
三 |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
|
4月9日 |
四 |
圆的计算问题(一) |
|
4月10日 |
五 |
圆的计算问题(一) |
|
尺规作图 |
4月13日 |
一 |
四种基本作图 |
4月14日 |
二 |
图形的轴对称、等腰三角形 |
|
4月15日 |
三 |
三角形全等判断及应用 |
|
4月16日 |
四 |
图形的平移、旋转变换 |
|
4月17日 |
五 |
作图及图形变换综合 |
|
图形的相似 |
4月20日 |
一 |
线段的比 |
4月21日 |
二 |
相似三角形的判断 |
|
4月22日 |
三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
|
4月23日 |
四 |
解直角三角形 |
|
4月24日 |
五 |
图形相似及变换的应用 |
|
图形与证明 |
4月27日 |
一 |
有关概念的记忆、常用的公式复习 |
4月28日 |
二 |
证明题目的步骤及常用方法 |
|
4月29日 |
三 |
平行线及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证明 |
|
4月30日 |
四 |
全等、相似的证明 |
|
5月1日 |
五 |
有关四边形的证明 |
|
统计与概率 |
5月4日 |
一 |
数据的收集处理三种统计图的选用 |
5月5日 |
二 |
数据的描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
|
5月6日 |
三 |
数据的描述方差意义 |
|
5月7日 |
四 |
概率的意义 |
|
5月8日 |
五 |
概率的应用及计算 |
|
第一轮复习 |
5月11日 |
一 |
第一轮复习检测(一) |
5月12日 |
二 |
||
5月13日 |
三 |
第一轮复习检测(二) |
|
5月14日 |
四 |
||
综合复习 专题一 |
5月15日 |
五 |
专题一、计算与化简求值 |
5月18日 |
一 |
专题二、实际应用问题 |
|
5月19日 |
二 |
专题三、图像信息问题 |
|
5月20日 |
三 |
专题四、开放性问题 |
|
5月21日 |
四 |
专题五、探索性问题 |
|
5月22日 |
五 |
专题六、阅读创新问题 |
|
思想方法 |
5月25日 |
一 |
思想专题一、化归思想 |
5月26日 |
二 |
思想专题二、分类讨论 |
|
5月27日 |
三 |
思想专题三、数形结合 |
|
5月28日 |
四 |
思想专题四、方程思想 |
|
5月29日 |
五 |
思想专题五、解题方法(选择、填空) |
|
综合测试 |
6月1日 |
一 |
迎考心理调试 |
6月2日 |
二 |
模拟测试(一) |
|
6月3日 |
三 |
||
6月4日 |
四 |
模拟测试(二) |
|
6月5日 |
五 |
||
6月8日 |
一 |
心理和生物钟的调整, |
|
6月9日 |
二 |
||
6月10日 |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