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难忘的歌》 等音乐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7:49:45

3、了解狮王。

(1) 师:看到狮子出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样呢?

(2)师:说说你对里面的狮王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表演训练。

1、师:在狮子大王出来巡视时,小动物会表现得怎样呢?(鞠躬、拍手欢迎、跳、叫等)有谁为它开路呢?(卫兵),它还会带着一个小狮子呢!

2、师表演。(选一个小狮子,四个卫兵,其余四组各作小鸟、小马、松鼠、青蛙表示欢迎)(播放音乐)

3、选学生表演好的展示。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法国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在这里面狮子大王去了四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吼叫了6次。小朋友都表现得真棒,真像一个狮子王。

五、听《郊游》的音乐唱着离开教室。

二年级第四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备课人:吴艳艳

教学内容: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表演《小渔篓》,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3.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表演歌曲《小渔篓》。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断音记号的演唱、结束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随音乐《大家来劳动》表演。(开始就创设一个劳动的氛围)

二、表演歌曲《小渔篓》

1、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的表演说明大家都非常爱劳动,让我们听一听海边的孩子是怎样爱劳动的。(教师先肯定学生的表演成绩,顺势导入歌曲《小渔篓》)

2、学唱歌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

引导学生听录音说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尽快地记住旋律、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熟悉旋律。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曲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你应该怎样唱?

(4)引导学生随琴填唱歌词,唱后说出你发现了那些问题?

(5)指导学生唱好断音记号,使“小泥鳅”几个字短促、跳跃,富有童趣。歌曲最后采用了哼鸣的结束句,好像小朋友背着他装满鱼虾的小渔篓渐渐地走远了,歌声远去了,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歌曲中的圆滑线、断音记号的应用)

(6)引导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师:海边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你怎样演唱歌曲表达海边的孩子对劳动的乐观态度?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音乐实践中启发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

3、歌曲表演

师: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劳动的愉快心情,老师相信你们的表演一定更精彩,让我们和海边的孩子一起去赶海吧?

引导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表演。引导学生分小组表演。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表现音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探索音乐的兴趣)

三、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

1、师导入:同学们刚刚和海边的孩子一起去赶海,小渔篓里装满了鱼虾,带着欢笑满意而你们还想参加劳动吗?让我们一起和拾稻穗小姑娘一起去拾稻穗。

2、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3、师: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四、编创与活动(机动)

1、师导入:“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图片)

2、划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用竖笛吹奏。每组派出代表演唱(或吹)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个别小组编写的并不一定流畅,但是每个孩子都能动脑参与进来,就是最大的收获。)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赶海、拾稻穗,收获了很多,尽情地抒发了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人人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最后总结深化,让学生明白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


                 二年级第七课《音乐小屋》教案

景宁县民族小学    陈春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

3.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准确地进行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

教学难点:

1.解决歌曲中附点音符的应用。

2.歌曲中的休止符和最后一句音准、时值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学习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出示包装精美的“邀请卡")。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在自己的音乐小屋举行音乐会,邀请二(3)班小朋友去参加,不过,我们也要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你们有信心吗?开往音乐小屋的火车要出发了,你们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放《火车开了》的音乐,师生一起律动。)

 2、附点节奏练习

 3 3  1 3 | 5   6 5  |  4  5 . 4  |  3   0  ||

音乐 小屋 |  在 欢迎 |  你  欢.迎 |  我 0  ||

“ 我们的目的地到了,瞧,音乐小屋拉起了横幅欢迎我们了!要想顺利进入音乐小屋,我们得过两道障碍,这是第一道,只有念对了我们才能进音乐小屋。”"师念,提问:“哪个字要念得长?”

生练习

3、休止符练习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道障碍是什么?我们进门要先按什么呀?"出示节奏:

         5    3  | 5 3  0  || 

         叮  咚  | 叮咚 0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