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四册教案《难忘的歌》 等音乐教学
师范念,提问:“有一个特别的符号你发现了吗?”讨论休止符作用。生练习节奏。
4、学习歌曲
音乐小屋的门已经开了,可是小主人还是不愿意出现,他说:“音乐小屋里装着一首歌,想见到他,就必须先学会这首歌,我们赶紧来听一听是什么歌吧!!
A、生完整听多媒体范唱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演唱顺序是怎么样的?”生讨论
B、师范唱
师:“这首歌老师也非常喜欢,我也想来唱一唱,你们欢迎吗?”师边唱边做动作
C、师带生有节奏念歌词
D、生用啦哼唱旋律
E、生填唱歌词
F、找难句,师范唱指导
G、师生用“打电话”(学生伸手做“打电话”状,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下一句)的形式唱歌曲。
H、师:你们喜不喜欢《音乐小屋》? 那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你们喜欢它的心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启发学生演唱时要有情感,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5(点击课件)师:小朋友们,你们唱得真好听,看,它的主人是谁呀?(出示图片青蛙)。
6、音乐会
A排练节目
创编动作:师:“小主人说音乐会就快要开始了,我们就唱音乐小屋这首歌参加音乐会吧,不过,音乐会要有唱有跳有奏才精彩,我们先给这首歌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没有想到的同学可以学老师做一做。"
乐器伴奏:在你的凳子下都有一件乐器宝宝,现在你就是它的主人,不能让乐器宝宝的嘴随便发出声音。”出示碰钟和串铃,讨论演奏方法。
师带领学生按碰钟:X - 串铃: X X节奏分别演奏各乐器。
B、音乐会 a、请几位同学当舞蹈家,三位同学当歌唱家,其他同学当演奏家。b、分组合作表演
聆听:《青蛙音乐会》
小青蛙看小朋友表现这么好,他们也准备了一个节目要和我们比一比,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
三、小结
“今天的音乐会开得很成功,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好,希望音乐能永远给大家带来快乐,音乐会结束了,我们开着小火车离开音乐小屋吧!”
二年级第四册第八课教案
东坑小学 叶丽芬
教学内容:《月光光》
教学目标:
1.聆听温州民歌《月光光》,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乘凉意境,体会民歌独特魅力。
2.学唱《月光光》,能综合表演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用对比的速度演唱歌曲。
3.延伸欣赏《叮叮当》体会温州民歌的独特性。
4.培养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喜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有表情的综合表演歌曲;
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并能用不同速度演唱。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蒲扇、钢琴等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喜欢吗?(PPT展示)
生:喜欢
师:在这样的景色中,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生1:数星星、看月亮
生2:在阳台上乘凉
师:如果在这美丽的夜晚中我们能听一段音乐,你会选择怎么样的音乐呢?为什么?
2.给图画配乐
A《金蛇狂舞》
B《月光光》伴奏
听后交流
生:我会选择第二段音乐,因为它是静静的、柔和的,特别适合夜晚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我小时候,在大树底下乘凉的情景。你们有乘凉的经历吗?在哪里乘凉?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以前在大树底下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你能不能想象老师小时乘凉看到的情景?
3.随音乐表演情境
(第一遍)师: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让老师猜猜
(第二遍)师:老师要去模仿动作最有节奏感、最美的同学
启发学生跟着音乐的强弱做动作
二、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表演也很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听音乐,感受歌曲节拍
生随音乐用×-︱×-‖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师生对读
4.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温州的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优美、自豪的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2.跟琴唱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创编歌词
师: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温州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温州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引导学生讨论用怎样的速度演唱歌曲
如:小朋友跳支舞夸夸温州的时候速度是快的,那么演唱的速度就快
小朋友拍照像夸夸温州速度是慢的,歌曲演唱就要慢
体会不同速度的民歌
四、拓展延伸,体验民歌
1.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其中的一首民歌《叮叮当》现在全国的小朋友都在唱,你们想听吗?
出示歌词
师:你觉得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这首民歌?
听后交流
2.复听
“你发现这首民歌跟我们刚才唱的民歌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3.随乐轻轻唱
师:这首温州民歌跟我们今天表演的《月光光》的旋律非常相似,你看,第一句都是一样的“叮叮当,罗哩”与“月光光,光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