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全册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3 18:28:36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12页第1、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
 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说“血管总长”、“电话的用记量”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
 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因此,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教师在指导这些练习时,最好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从图像上真正理解各数的范围。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第5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活动一:整理与复习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13页练习一第1题,本题除了让学生会读写数据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渗透一些我国民族文化与国民经济的情况。所以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图片材料,这样既可以作为多位数读、写数的练习材料,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渗透一些教育。
 第2题,学生在认识多位数时,应该知道每个数据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虽然,教材仅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5所表示的意义”。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让他们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第14页第3题,为提高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
 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第5题,在开展“组数游戏”前,可以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各人的数字除零的个数相同外,其他数字可以不同),然后请学生代表自己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看一看“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什么特点?从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二单元 线与角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第1课时: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活动一:阅读。让学生通过读书,从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活动二:“认一认”a 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b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c 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活动三:“说一说”注意: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活动四:画一画,按要求完成。活动五:练一练a 第一题注意提醒学生有规律,按顺序的数:AB-BC-CD-DAb 第2、3题,学生自己先估计,再测量,找出估计错误的原因:视觉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用测量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估计的正确性。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