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7-68页《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看到大家数数数得这么好,机器猫决定邀请大家和它的小伙伴举行一次投镖比赛,愿意参加吗?
(一)赛前热身运动。(数数训练)
课件出示机器猫跳台阶运动,说明机器猫已跳了987下请大家跟随机器猫一下一下继续跳,从987数到1000,数得过程中可适当叫停,如989、999……进一步突破难点,然后不看屏幕,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游戏,进一步提高数数的能力。]
(二) 投镖比赛。(渗透数的组成)
宣布比赛规则:每个选手有三次投镖机会,第一次射到的是百位上的数字,第二次射到的是十位上的数字,第三次射到的是个位上的数字,把三次的数字组合在一起就是每人的总成绩。记录成绩单中,特别规定:如果谁一次射中靶心,谁就得1000分。大家是裁判每次记录成绩时都要说一说怎么想的?记录单如下:
姓名 |
成绩 |
静香(头像) |
572分 |
胖虎(头像) |
806分 |
小夫(头像) |
280分 |
机器猫(头像) |
1000分 |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已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1000以内数的组成,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颁奖,猜价格。(加深千以内数的认识)
1、辛苦奖-----送给同学们的铅笔,有多少根?怎么知道的?(342支)
2、三等奖-----一辆电动小汽车,估计多少元?提示与报警电话号码有关(110元)
3、二等奖-----可爱的洋娃娃,出示人民币验证结果。(232元)
4、一等奖-----一辆漂亮的自行车价格在500—700之间,可提示高了、低了。(599元)
5、特等奖-----一部新型的电子词典,第一次提示语:它的价格是个三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学生猜)第二次提示它是一个最接近1000最大的三位数。(999元)
[设计意图:课堂中猜价格的设计既是游戏,又是一次巩固练习,一张一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练习中学生积极性高涨,将几个知识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巧妙地检测了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程度,监控了学生对千以内数的掌握情况,挖掘了学生求异思维的亮点,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能力得到张扬。]
(四)趣味开放题。
( )、( )800( ) ( )请按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2)798、799、800、801、802,我们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3)802、801、800、799、798,我们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此开放题的设计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读生活中的数,进行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其实这样的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老师搜集了几个,谁给大家读一读。
如:1、上海东方明珠塔高 468米 是亚洲第一高塔。
2、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840只蚊子。
…….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课以后你们也去搜集几个,同学们之间交流交流,增长一些见识,好吗?
[设计意图: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停止,意味深长的结尾,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更使学生充满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产生不断的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课 后 反 思
下课铃响了,学生依然沉醉在热烈欢乐的课堂气氛中,他们举起高高的小手包围了我,我知道他们想说得很多,而我和他们一样,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节课带给我的感触太多了。最大的亮点表现在: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像这节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创设了“数小方块”这一情景,利用多媒体将1000个小方块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展示10个一排、10排一层、10层一块,最后形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形象地把十进制蕴涵其中,学生对于理解“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自然是水到渠成。从而让学生经历了1000以内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培养了数感,从课堂反映来看,对1000以内数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有效的。
二、有机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一)改造、重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数1000以内数时,选取孩子们最熟悉学具“小计数器”,利用计数器可以突破数数的难点:其1:让学生通过边拨边数操作,真正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则哪一位上的数满10向前一位进1的原因。其2:则可将数与计数器上的数位、数位上的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他今后学习具体数的组成及意义、读写法相对容易,更远的,比万大的数的学习也可以此来仿效。因此计数器这一学具的有效利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依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