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教学设计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姓名:李延好 学科:数学
序号 |
名 称 |
内 容 |
一 |
学科学段 |
江苏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
二 |
课例名称 |
第三单元 分米和毫米 |
1.认识分米和毫米; 2.简单的单位换算 |
||
三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
初步建立1分米和 |
||
关系;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有关长度单 |
||
位的简单换算。 |
||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根据物体 |
||
的长度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相应的测量、 |
||
估测和交流,不断丰富各长度单位的表象,发展实践能力与空间观念。 |
||
3.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 |
||
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解决生活 |
||
问题的意识。 |
||
4. 激发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 |
||
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氛围。形成实事求是,认真学习的态度以及 |
||
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
||
四 |
重点难点 |
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观念,了解1分米、 |
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
||
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建立起1分米和 |
||
五 |
关键 |
1. 使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 |
2.注重实际测量,在测量活动中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及学会选择合适的 |
||
长度单位,不断丰富各长度单位的表象。 |
||
3.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
||
六 六 |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
本单元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 |
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含义,学习用分米和毫米作单 |
||
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线段的长度;第二段,学习相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
||
进一步把握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 |
||
一些特点: |
||
1、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 |
||
此帮助他们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通过 |
||
讨论一个文具盒的长和宽,引出: |
||
由此,进一步要求学生在直尺上看一看1分米有多长,明确1分米=10厘 |
||
米。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让学生“在米尺上数一数 |
||
学生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则先让学生测量数学 |
||
书的厚度,并由“数学书的厚度不到 |
||
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让学生数一数 |
||
= |
||
关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
||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 |
||
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能力。初步认识分 |
||
米的含义后,教材及时提出“你能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吗”“说一说那些 |
||
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等学习要求,让学生在操作以及找相应长度的过 |
||
程中进一步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认识毫米的含义后,教材通过列 |
||
举一些厚度大约是 |
||
度。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通过“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 |
||
米作单位吗”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列举出更多熟悉的物体,以进一步丰富 |
||
对 |
||
米大约有多长,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相关物体的长度,以及先估计几条线 |
||
段的长短,再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 |
||
的表象。 |
||
3、让学生借助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逐步学会用分米、毫 |
||
米作单位描述或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时,对 |
||
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准确度出测量结果的要求比较高,因而难度也就相 |
||
对较大;而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用得不多。因此, |
||
教材着重还是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 |
||
逐步掌握用分米、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 |
||
七 |
学情分析 |
本班有58名学生,男生30人,女生28人,其中戴中平同学是学困生。 |
该班的学生相对比较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在探讨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课堂 |
||
纪律。由于学生有学过长度单位的知识背景,在本单元教学时,要注意知 |
||
识的联系和迁移,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
||
系,获得成功体验的乐趣。 |
||
八 |
媒体资源 |
每个学生准备1分硬币1个,电话卡或银行卡1张和学生用尺。教师准备 |
米尺。课件 |
||
九 |
学时分配 |
1.认识分米和毫米……1课时 |
2. 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1课时 |
||
十 |
方法策略 |
1.充分利用学具,教具和电教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 |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
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形式多样或有趣的练习 |
||
题和数学游戏。 |
||
十 一 |
作业活动 |
1.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估一估它们大约有多长,大约有多高,并选择合 |
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
||
2.蒜叶一周生长情况记录。 |
||
十 二 |
教案附后 |
《认识分米和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