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下册《分草莓》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教学内容:课本P8《分草莓》及P9“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关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师: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我们一起去为它庆祝生日,同学们好不好!瞧!小熊拿出了草莓来招待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共有25个草莓,小熊想把它们平均装到8个盘子里,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个盘子放几个,还剩几个?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草莓。
1、动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
2、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步骤:
1、先用“”表示除法运算,里面写被除数,左面写除数;
2、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把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把商与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3、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4、余数与上面各数的个位对齐,写在横线下。
(二)、师:这时小熊觉得准备25个草莓招待我们有些少,于是又换成了55个草莓,仍就是装在8个盘子里,现在每个盘子该放几个,还剩几个呢?(课件出示书本第8页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第一单元前面所学关于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及书写格式,为本节课学习除法竖式的“试商”做好铺垫。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课件显示第8页“分草莓”的情境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提问:要解决“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指名回答,板书: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动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
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2、55个草莓,每7个草莓放1盘,可以放几个盘,还剩几个?
3、55个草莓,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个盘,还剩几个?
(二)、再次组织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集体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式,估算,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要分的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作小结,便于记忆和巩固所学新知识。】
三、巩固加深
(一)、口答:第9页“练一练”第2题、第4题(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二)、全班齐练,抽生板演第9页第3题“用竖式计算”。
(三)、第9页“练一练”的第1、5题。
【设计意图:利用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让学生口答,说一说思考过程,板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达到消化新知的目的。】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师小结:1、试商要有目的。2、余数要比除数小。3、单位书写、正确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明白作总结、反思,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