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统计
第九单元统计
一、教学内容:统计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认识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作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重点、难点
1、 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或作出预测。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四、课时划分:4课时
五、教学进度:第16周
课题: 读统计图表 第1课时 (总第 47 课时)
学材分析 |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统计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条形统计图是第一次 |
||
学习目标 |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及统计表。 3、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
||
导学策略 |
引导操作 数一数 圈一圈 合作学习 |
||
教学准备 |
实物投影 |
||
导学流程设计 |
|||
教 师 预 设 |
学 生 活 动 |
||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也就是怎样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二、探索新知 1、读统计图 (1)读纵向统计图。 显示“二(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这幅统计图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 a、“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是这幅统计图的名称。 b、横着看:新闻、卡通片、体育、电视剧、歌舞等词表示节目名称。 c、竖着看: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有0、1、2、3……13,这些数代表具体的人数。 (或每行都有13个格子,1个代表1个单位) 左上角“人数”一词还告诉我们这里使用“人”做单位名称。 d、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最喜欢某种电视节目人数的多少。它的特点是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e、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相邻节目之间的空格是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表示各个数量,同时也起了美观作用。 举例说明怎样根据直条的高矮读各个节目的最喜欢的人数。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卡通片的同学们还会这么多吗?你是怎么想的? (2)读横向统计图。 介绍横向统计图。 获取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再与同伴交流,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讨论。 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2、读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a.“某地1985~2000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是这张统计表的名称,它告诉我们本表的统计内容。 b.统计表的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隔5年统计一次。 c.统计表的第二行是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d.从表中看1985年安装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现在这个地区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3、认识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三、小调查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统计图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你们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 2、用你喜欢的方法作记录。 3、根据你的记录制作统计表、统计图。 4、组内交流你的统计图表。并选出代表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作业本 |
学生观察统计图 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认识统计图 全班交流 指名说 学生找信息,再与同伴交流 指名口答 认真观察后小组讨论 指名口答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小组合作完成 指名汇报 指名小结 独立完成作业 |
||
教 学 反 思 |
达标情况分析:学生基本能达标 |
||
教学心得体会: 部分学生对于横线的统计表还有一定的困难,应加强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