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理数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15 06:31:09

有理数()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把有理数要求分类.

  ②会把给出的有理数填入集合内.

  ③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④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2)数学思考:

  ①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有理数概念.

  ②通过学习有理数概念,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分类的思想.

  (3)解决问题:会利用有理数意义分类,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通过有理数意义、分类的学习,体会数的分类、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理数的概念.

  2、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二、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知

  1、有理数

  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

  让学生将所写的数作一下分类(如果不全再进行补充)

  教师归纳:我们知道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这样,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就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分类:

  ;②有理数

  2、数轴

  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

  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2度,零度,零下3

  [问题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 3m 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 3m 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具体过程:如图,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自西向东的方向,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一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 1m长;于是,在点O右边,与点O距离3个和7.5个单位长度的点BC,分别表示柳树和杨树的位置,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和4.8个单位长度的点DE,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的位置.

  我们把O点左右两边的点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这样就可以把正数、0、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归纳: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向左(或向下)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如下图

  分数或小数也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小结:

  1、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2、数轴的概念,数轴上原点左右两边点的特点

有理数(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提问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填空: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       ,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       ,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让学生总结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归纳

  二、提炼定义

  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概念的理解: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②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a不一定是负数;

  ③在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3的相反数,−aa的相反数,因此,当a是负数时,−a是一个正数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即如果xy互为相反数,那么x+y = 0;反之,若x+y = 0,则xy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如:“−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

  三、小结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习绝对值的必要性,促进责任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掌握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求用字母表示的数的绝对值

  学程与导程活动:

  A、创设情境

  1、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 10km,到达AB两处;为了区别,可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则分别记作+ 10km10km;它们行驶的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的路程远近相同吗?

  2、在讨论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时,只需要观察它与原点相隔多少个单位长度,与位于原点何方无关.

  B、学习概念:

  1、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因此,上述+10−10的绝对值分别是1010

  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的点和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 = 6|6| = 6.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给出规律:

  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上述性质可表述为:

  a是正数时,|a| = a

  a是负数时,|a|= −a

  a=0时,|a| = 0

  在引入负数以后,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尤其是两个负数的大小?

  3、让我们仍然回到实际中去看看有怎样的启发.

  14个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把这14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并思考: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思考它们与温度的高低之间的关系,由此你觉得两个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吗?

  应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4个数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在上面14个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再选两个数试试

  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小结:

  1、绝对值的定义

  2、绝对值的性质:

  (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0的绝对值是0

  3、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除了有数轴上的点的位置比较外,还可用:零大于负数而小于正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