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九色鹿 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校园剧本《红领巾》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王怀梁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小学算术和简单地用字母列式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标志着整个代数教学就此拉开了序幕。用字母表示数实现了数到式的飞跃,是以后学习方程、函数及不等式的基础,也是刻画实际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所以本节内容在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体验创新的喜悦。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数感、符号感,初步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建立符号感。通过操作思考,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来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从实际生活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且用字母表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来突破难点。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多个问题的观察、探索、实践,分散难点,解决问题。
3、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能通过观察、试验、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符号和图形,能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生活经验中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能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况且学生在小学里已经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本节的教学内容只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各项设计目标应该都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而完成。
4、教学目标分析: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实践、总结、归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掌握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4)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地进行操作、思考、归纳和互相讨论,使符号感的获得成为学生研究的必然结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5)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6、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教学过程的不断变化,始终以引导探究方法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实现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是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另外,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应用策略 |
教学效果评价 |
||||||||||||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一、 情境一: 在生活中,经常用图标表示某种意义。(屏幕显示) 情境二: 做“算24点”的游戏。 情境三: 观察算式 2+3=3+2 (-4)+5=5+(-4) 0+(-2.5)=(-2.5)+0 …… a+b=b+a |
问:下列的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 字母表示数是我们的老朋友. 问:1、扑克牌中还有其他字母表示数的吗? 2、在这里,一个字母表示几个数? |
看图标,回答问题。 计算、交流、讨论 观察算式,独立思考 |
在屏幕上显示数个符号(图标)。 个体思考并回答。 屏幕显示: 屏幕显示 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 |
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在生活中,经常用图标简明地表示某些意义,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也为进一步学习字母表示数作铺垫。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感悟用字母可以表示数 ,引入课题。 通过加法交换律的不同形式的表示,学生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
||||||||||||
二、解释应用,深化新知 练一练:(课本64页练习) (1)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若按标价的8折出售,则这件羊毛衫的售价是____元 (2)某城市5年前人均年收入为n元,预计今年人均收入是5年前的2倍多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将达____元。 (3)如图,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 表面积是____。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周长是_____。(图见教材) |
给予适当点评 |
学生练习 |
动画演示第4题 |
通过练习,指出用字母表示数时书写的一些注意点,对规范学生的书写有好处,并且为下节课学习代数式服务. 通过动画演示,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本质,很快能用字母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
||||||||||||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搭一搭,试一试:
|
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导引、评价。 |
独立思考并回答。 相互可作补充、完善。 |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适当点评。 |
进一步渗透了从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体现了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与必要性。 |
||||||||||||
2、数学实验室: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片,按照规定的方式拼大正方形。 ★按照如此操作:图(4)、(5)、(9)、(10)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思考:图(2)比图(1)多几个小正方形?图(3)比图(2)呢?图(4)比图(3)呢?图(5)比图(4)呢?图(10)比图(9)呢?图(100)比图(99)呢?与同学交流! ★探索:你认为”每一个图形比它前面的一个图形所多的小正方形个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如何表示这个规律?与同学交流! |
组织、引导、合作。 |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
屏幕动画演示拼搭方式和规律探索。 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 问题的结论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适当点评。 |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用字母代替数,进一步感悟用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完成一个建模过程。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突出了数学教学的问题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
||||||||||||
3、月历表(屏幕显示) (1)请你观察月历中横行蓝色框中的3个数有什么关系? (2)请你观察月历中竖行红色框中的3个数有什么关系? (3)观察月历涂色方框中的4个数你会用字母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思考:①有没有比文字叙述更好的表述方式? ②这种表示对月历中这样的4个数都适用吗?(揭示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性) 拓展:如果框住的是9个数,那么其余方格中的数该如何表示呢? (4)针对月历表,你能提出新的问题让同学们解决吗? |
组织、引导、合作。 |
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交流,代表小组表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
屏幕演示。 个体学习。 合作学习。 问题的结论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适当点评。 |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符合不同特征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框子框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
||||||||||||
四、回顾拓展,升华提高 1、问题拓展: 请大家每人在心里想一个自然数,把这个数乘以2加上3,然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知道你心里想的那个数是多少.每个人想的数不相同,能用一个式子把结果表达出来吗? |
|
个体思考、运算 |
|
制造悬念,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同时又是本节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升华。 |
||||||||||||
2、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 习题3.1 1 , 2 (二)选做题: 我们来研究高斯求和法。 1+2=? 2×(2+1)/2=3 1+2+3=? 3×(3+1)/2=6 1+2+3+4=? 4×(4+1)/2=10 …… 1+2+3+…+100=? 1+2+3+…+2006=? 1+2+3+…+n=? (1)计算各式,并观察上述左右两式的特点,你能找出什么规律? (2)请你用右图解释第3个等式。 |
提出要求 |
个体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
屏幕显示。 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能力的拓展。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能力的拓展。同时通过布置选做作业,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