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解斜三角形·倍角公式
(事先将例题在幻灯片上写好,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密度.)
例1 不查表,求下列函数值:
(可将(1)~(3)作为第1组,请学生起立直接口答;(4)~(6)作为第2组,在笔记本上写出求值过程.注意每一步均要体现运用公式的变形过程,不要跳步.)
((1)~(3)题过程略,(4)~(6)题学生做完后起立说,教师板书.)
师:要熟悉二倍角公式,尤其是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还要注意公式的正用与反用,注意恒等变形。
生:第(5)题有两种方法:
生:第(6)题也有两种变形方法,
师:上面两个题两位同学做得都很好,我们在做题时要讲究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解归一.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要求大家在平时作业中,课堂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这也是注重知识间联系,真正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一条重要途径.
师:(板书)
例2
师:题目中对角α有范围限制,做题中应注意什么?仅知sinα值,欲求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先需要知道什么?请大家带着问题想一想.
生:角α有范围限制,应考虑三角函数的符号;知道sinα值,还需求出cosα,tanα才能完成题目要求.
师:你说我写.请全体同学看看他的解题过程,有问题可以指出来.
师:首先肯定最终的结果是正确的.但过程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简化求解过程.
生:我想cos2α=cos2α-sin2α,走这条路固然可以,但还是用cos2α=1-2sin2α较好,这样使用已知的原始数据,减少了错误的可能性.
师: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答案正确是我们最低的要求,对自己标准要高一些,要精益求精,我们师生以此共勉吧!我这里有一道证明题,请全体同学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战胜它,并力争一题多解.
师:(板书)
例3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
师:请大家想想,到现在为止,证明三角恒等式我们大致有几种方法?
生:从复杂一端化向简单一端;两边化简,中间碰头;化切割为弦;还可以利用分析综合法解决.有时几种方法会同时使用.
师:概括得很好.有没有补充?
生:今天学习了二倍角公式,我认为可以化倍角为单角,这也是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种方法.
师:非常好.他很善于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下面希望同学踊跃发言,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生:我和前面同学的方法略有区别.
=tanθ=右.
师:两位同学在前期的化简方法不同,变形都很巧妙.同学们从中是否体会到了数字“1”的妙用?它在三角恒等式中一旦出现,在证明过程中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证题中,万万不要忽视它.
生:老师,我对“1”的妙用深有体会,下面我说说我的证明过程.
教师:思路很清晰.以上几种方法大致遵循以下规律:首先从复杂端化向简单端;第二,化倍角为单角,这是我们今天刚刚学习的;第三,证题中注意对数字的处理,尤其“1”的妙用,还望同学们仔细体会.在这道题中通常用的几种方法大家都见到了,我想留一个思考题:能够将右端的正切化成弦,再用分析法,能够证出该题.课下请同学们思考.倍角公式不限于二倍角,凡用单角的三角函数来表示的三倍角,四倍角等的三角恒等式,都叫做倍角公式.下面我们来试着推导三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