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 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这幅图中都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你都学过哪些数,你能试着数一数吗?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出示教科书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老师一共带了几个小朋友过马路?你来数一下,过马路约有多少人?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让我们接着继续数,看一看这幅图上一共有多少人?
图上除了人还画了些什么?你能数一数有多少课树?多少辆汽车?多少辆自行车?
2. 出示课件: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
3.看看下面的图像,你知道这三堆小棒各有多少根呢?出示课件:
(1)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2个十是20,左边的“
起来是20。
4.出示直尺图。
教师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2和16中间有几个数,它们都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的题目。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让学生先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导入:教师演示,让学生数一数下面的小方格共有多少个?你能告诉老师吗?10和13之间的两个数是谁?14后面又有什么数呀!
教师总结:在数数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的数,不要遗漏,可以先把10个做一个标记,再看还有几个?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数位筒,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的数位筒,初步感知数位。
我们首先在最右边的筒里放入小棒,边放边数:
“1根、2根,3根——9根、10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
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3根小棒,谁
“右边的3根表示什么?”(三个一。)
“我们把3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3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让学生写出13,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课件中出示的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4.学生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并完成可前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