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教研评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28 09:05:41
  所以,将来处理任何问题时,我们要想到不同的方法;同时,对同一件事情要想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掌握好这些思想和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
  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和研究.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为本节课做出了精辟的小结,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渗透思想、方法.)
  5.作业布置
  已知任意三点A、B、C,是否存在点D,使得这4个点顺次连结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存在,请你做出平行四边形;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评:本题学生可以经历二次开放、二次分类,会充分感受到问题蕴含的巨大乐趣.)
  【教学反思】
  影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我就以此为新课的切入点.这样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数学王国.在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同时,把思维兴奋点也集中到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上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新课程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把学生的活动设计放在首位,把知识的教学融于活动中,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利用材料袋里的学具(全等的三角形纸板、全等的四边形纸板、量角器、直尺),小组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随时将探究出来的结论写在记录卡上.探究活动记录卡的运用使书面表达成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有效催化剂.
  有的小组用平移的方法,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邻角互补;有的小组用旋转的方法,以对角线的交点为旋转点,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有的小组可能会在此基础上发现:平行四边形上选择任意一点为旋转点,都可以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使得两图形重合……
  充分放手给学生,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获得的结论也将是丰富的.但在知识的探究顺序上可能缺少规律性,这时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做到张弛有度,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照边、角、对角线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我欣喜地聆听着,每每有令我心动的发现.学生们以其敏锐的观察、真切的感受、深入的思考,彰显出其全新的视野.是的,一个没有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的人怎能品味出数学学习的迷人魅力呢?
  【综合点评】
  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教者首先通过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的实际紧密联系;然后,借鉴新教材设计了更便捷、实效的概念探究活动;接着,将教材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不限于教材本身的自然分段,而让学生充分的探究,完成对性质1、2、3的全面、系统的认识.最后,把一道命题证明的练习题改变成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而把课本知识变活,把课堂气氛激活,把学生教活.在深挖概念内涵、拓展性质外延、深化练习效用的过程中达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亲自发现结果的来龙去脉,把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型、灵活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教者教态自然,思维敏捷,课堂气氛活跃.

上一页  [1] [2] [3] [4]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