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图文] 【数学】2.6《指数函数(2)》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6 | 2009-08-26
教材:指数函数(2)—指数函数的性质 目的:要求加深对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过程:一、复习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二、例一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附件下载: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6《指数函数(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4 | 2009-08-26
教材:指数函数(1)—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及图象特征。 过程:一、导入新课 P57例(细胞分裂) 又例:某工厂从今年起每年计划增产8%,设原来的产量为1,x年后产量为y,...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7.2《积、商、幂、方根的对数》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84 | 2009-08-26
教材:积、商、幂、方根的对数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法则解决问题。 过程: 一、复习:1°对数的定义其中a与N的取值范围。 2°...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7.3《反证法》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42 | 2009-08-25
教材:反证法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反证法的步骤,并能用以证明一些命题。 过程: 一、提出问题:初中平几中有一个命题: “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圆”。 二、如何证明: 1,(教师...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8《充要条件(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9 | 2009-08-25
教材:充要条件(1) 目的:通过实例要求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并能够初步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过程: 一、复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1.1《映射》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4 | 2009-08-25
教材:映射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映射和一一映射的概念,为今后在此基础上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过程: 一、复习:以前遇到过的有关“对应”的例子 1°看电影时,电影票与座位之间存在者一一对...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1.3《定义域》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9 | 2009-08-25
教材:定义域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分式函数、根式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同时掌握表示法。 过程: 一、复习: 1.函数的定义(近代定义)2.函数的三要素 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函数的定义域—自变量x取值的集合(...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1.2《函数概念及复合函数》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4 | 2009-08-25
教材:函数概念及复合函数 目的:要求学生从映射的观点去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确决定函数的三个要素。 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从集合到集合上的映射? 2.传统(初中)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初中学...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7.2《四种命题的关系》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7 | 2009-08-25
教材:四种命题的关系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过程: 一、复习:四种命题 提问:说出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逆命题、 否命...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7.1《四种命题》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0 | 2009-08-25
教材:四种命题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给出一个简单的命题(原命题)要能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过程: 一、复习初中学过的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 定义: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是第...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6《逻辑联结词(2)》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8 | 2009-08-25
教材:逻辑联结词(2) 目的:通过实例,要求学生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并能利用真值表,判断含有复合命题的真假。 过程: 一、复习:“命题”&...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6《逻辑联结词(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6 | 2009-08-25
教材:逻辑联结词(1)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3-《数列》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2 | 2009-08-25
第三章数列 第一教时 教材: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理解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一些数列能够写出其通项公式,已知通项公式能够求数列的项。 过程: 一、从实例引...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1《集合的概念》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74 | 2009-08-25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2.2《全集与补集》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45 | 2009-08-25
教材:全集与补集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全集与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过程: 一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 提问(板演):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3《交集与并集(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43 | 2009-08-25
教材:交集与并集(1) 目的:通过实例及图形让学生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过程: 一、复习:子集、补集与全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提问(板演):U={x|0≤x<6,xÎZ}A={1,3,5}B={1,4} 求:CuA...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3《交集与并集(2)》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6 | 2009-08-25
教材:交集与并集(2) 目的:通过复习及对交集与并集性质的剖析,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过程:一、复习:交集、并集的定义、符号 提问(板演):(P13例8) 设全集U={1,2,3,4,5,6,7,8},A={3,4,...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3《交集与并集(3)》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1 | 2009-08-25
教材:交集与并集(3) 目的:复习交集与并集,并处理“教学与测试”内容,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技巧。 过程: 一、复习:交集、并集 二、1.如图(1)U是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图中有四个用数字标出...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4《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01 | 2009-08-25
教材: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目的:从绝对值的意义出发,掌握形如|x|=a的方程和形如|x|>a,|x|<a(a>0)不等式的解法,并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过程: 一、实例导入,提出课题 实例:课本P14(略)得出两...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1.5.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57 | 2009-08-25
教材: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目的: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出发,掌握运用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过程: 一、课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先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2-《函数》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9 | 2009-08-25
第二章函数 第一教时 教材:映射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映射和一一映射的概念,为今后在此基础上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打下基础。 过程: 一、复习:以前遇到过的有关“对应”的例子 1°看电影时,电影票...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1-《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6 | 2009-08-25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教时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过程: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ldq...
[阅读全文]
-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
[内容预览]
130 | 2009-08-24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 .h1{ 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
[阅读全文]
-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时)》说课稿
[内容预览]
69 | 2009-08-24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
[阅读全文]
-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教案
[内容预览]
148 | 2009-08-24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教案 福建霞浦三中侯世德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B、能力目标: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
[阅读全文]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教案
[内容预览]
44 | 2009-08-24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 2、理解并能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某些常用性质 3、学会用类比的方法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与等...
[阅读全文]
-
[图文]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集合与简易逻辑
[内容预览]
41 | 2009-03-17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集合与简易逻辑 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函数
[内容预览]
34 | 2009-03-17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函数 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数列
[内容预览]
24 | 2009-03-17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数列 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三角函数
[内容预览]
44 | 2009-03-17
新人教高一数学精品教案:三角函数 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