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图文] 【数学】04-09《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求值》教案(人教大纲版...
[内容预览]
30 | 2009-08-26
第九教时 教材: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求值 目的:要求学生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一些三角函数(式)的值,并从中了解一些三角运算的基本技巧。 过程: 一、复习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4-10《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证明》教案(人教大纲版...
[内容预览]
24 | 2009-08-26
第十教时 教材: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证明《教学与测试》第50课 目的: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 过程: 一、复习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例:(练习、...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4-11《诱导公式(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下)
[内容预览]
12 | 2009-08-26
第十一教时 教材:诱导公式(1)360°k+a,180°-a,180°+a,360°-a,-a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上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化简三角式,从而了解、领会把未知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数学思想。 过程...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4-12《诱导公式(2)》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下)
[内容预览]
15 | 2009-08-26
第十二教时 教材:诱导公式(2)90°k±a,270°±a, 目的:能熟练掌握上述诱导公式一至五,并运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学会另外四套诱导公式,并能应用,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及论...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04-13《诱导公式(3)——综合练习》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下)...
[内容预览]
25 | 2009-08-26
第十三教时 教材:诱导公式(3)——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复习与练习,要求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 过程: 一、复习:诱导公式 二、例一、(《教学与测试》例一)计算:sin315&de...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2《等差数列(一)》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7 | 2009-08-26
教材:等差数列(一)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意义,通项公式及等差中项的有关概念、计算公式,并能用来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 一、引导观察数列:4,5,6,7,8,9,10,…… 3,0,-3,-6,...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1《数列》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0 | 2009-08-26
第三章数列 教材: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理解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一些数列能够写出其通项公式,已知通项公式能够求数列的项。 过程: 一、从实例引入(P110)...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1.2《数列的递推关系》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8 | 2009-08-26
教材:数列的递推关系 目的: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概念;了解数列递推公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出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n项。 过程: 一、复习: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从函数观点出发去...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9《函数的应用举例三》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0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应用举例三 目的:结合物理等学科,利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过程: 例一、(课本P91例三) 设海拔xm处的大气压强是yPa,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其中c,k为常量,已知某地某天在海平面的大气...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9《函数的应用举例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7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应用举例二 目的:要求学生熟悉属于“增长率”、“利息”一类应用问题,并能掌握其解法。 过程: 一、新授: 例一、(《教学与测试》P69第34课) 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9《函数的应用举例一》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2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应用举例一 目的:让学生熟悉借助“几何图形”和“计算利润”两种常见类型的应用问题。 过程: 一、应用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是通过建立模型(常常是函数模型)并借助图 象和性质...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8.2《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9 | 2009-08-26
教材: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目的:加深对对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把握,并能够运用解决具体问题。 过程: 一、复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二、例一求下列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h...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8.1《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4 | 2009-08-26
教材: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其性质以及它与指数函数间的关系,会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过程: 一、复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二、从实例导入:回忆学习...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7.3《换底公式》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44 | 2009-08-26
教材:换底公式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能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 过程: 一、复习:对数的运算法则 导入新课:对数的运算的前提条件是“同底”,如果底不同怎么办? 二、换...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4《等比数列(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4 | 2009-08-26
教材:等比数列(二) 目的:在熟悉等比数列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并系统了解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 过程: 一、复习:1、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中项。 ...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4《等比数列(一)》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4 | 2009-08-26
教材:等比数列(一)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根据它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 一、1.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实例:得一个数列: (1) 2.数列:(2) (3) 观察、归纳其...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3《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4 | 2009-08-26
教材:等差数列的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练习,要求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其性质有深刻的理解。 过程: 一、复习:1.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关于的一次函数 2.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3《等差数列前n项和(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0 | 2009-08-26
教材:等差数列前项和(二) 目的:使学生会运用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一、复习: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 ……………………………… 附件下载: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3《等差数列前n项和(一)》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3 | 2009-08-26
教材:等差数列前项和(一)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且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解决问题。 过程: 一、引言:P119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德国1777-1855)十岁时计算 1+2+3+…+100的故事 故事结束:...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5.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6 | 2009-08-26
教材: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求等比数列前项的和的(公式),并了解推导公式所用的方法。 过程: 一、复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关性质,及等比中项等概念。 二、引进课题,采用印度国际象棋发明...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5.2《等比数列综合练习》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8 | 2009-08-26
教材:等比数列综合练习 目的:系统复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及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处理有关问题。 过程: 一、处理《教学与测试》P87第42课习题课(2) B A ...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6《数列求和》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5 | 2009-08-26
教材:数列求和 目的:小结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尤其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拆项法、裂项法和错位法求一些特殊的数列。 过程: 一、提出课题:数列求和——特殊数列求和 ………&helli...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7.2《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45 | 2009-08-26
教材: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过程: 一、复习:数列极限的定义 二、提出课题: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1.几个需要记忆的常用数列的极限 ...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3.7《数列极限的定义》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19 | 2009-08-26
教材:数列极限的定义 目的:要求学生首先从实例(感性)去认识数列极限的含义,体验什么叫无限地“趋近”,然后初步学会用语言来说明数列的极限,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有限”到“无...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2.2《函数的值域》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8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值域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二次函数、观察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 过程: 一、复习函数的近代定义、定义域的概念及其求法。 提出课题:函数的值域 二、新授: 1.直接法(观察法):...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3.1《函数的单调性》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1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单调性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掌握判断一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能利用单调性进一步研究函数。 过程: 一、复习函数的图象作y=x2y=x3y=-x3 …………&hellip...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3.2《函数的奇偶性》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4 | 2009-08-26
教材:函数的奇偶性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并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方法。 过程: 一、复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区间及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二、提出课题:函数的第二个性质――奇偶性 ...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4《反函数(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3 | 2009-08-26
教材:反函数(1)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反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过程: 一、复习:映射、一一映射及函数的近代定义。 二、反函数的引入及其定义: 1.映射的例子:①这个映射所决定的函数是:...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5《指数(1)》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29 | 2009-08-26
教材:指数(1)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而掌握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并能具体应用于计算中。 过程:一、复习初中已学过的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1.概念: ………...
[阅读全文]
-
[图文] 【数学】2.7.1《对数的基本概念》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内容预览]
30 | 2009-08-26
教材:对数的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并由此求一些特殊的对数式的值。 进程: 一、引入:从指数导入,见P80例题 假设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每年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