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图文] 【必修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48 | 2009-11-08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 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二)能力训练 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33 | 2009-11-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38 | 2009-11-0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点斜式、斜截式. 2.通过教学,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尊重从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 3.培养学生的探索、概括能力,同时也培...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65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 (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 (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分类讨论...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60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52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性质;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用坐标法解决...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42 | 2009-11-08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能力和方法: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 情感和价值:1。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两点间距离》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8 | 2009-11-0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 过程和方法: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更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情态和价值: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61 | 2009-11-0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线和直线的交点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和方法: 1.学习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判断两直线位置的方法。 2.掌握数形结合的学习法。 3.组成学习小组,分别对直线和直线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4 | 2009-11-0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圆的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7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特点,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 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它的圆心坐标、半径; 2.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8 | 2009-11-08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2+y2+Dx+Ey+F=0表示圆的条件. (2)能通过配方等手段,把圆的一般方程...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17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 (3)会用连心线长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32 | 2009-11-08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3)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26 | 2009-11-08
1.教学任务分析 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情况推导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难点:一般情况下,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3.教学基本流程 由平面上两点间...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56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了解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 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有利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和近代数...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平面》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65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75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及模型,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 二、教学...
[阅读全文]
-
[图文] 【必修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30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到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
[阅读全文]
-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61 | 2009-11-08
函数的概念 教材分析 与传统课程内容相比,这节内容的最大变化就是函数概念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先讲函数后讲映射”比“先讲映射后讲函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第...
[阅读全文]
-
[图文] 师大附中2009精品学案 集合与逻辑(含教师版 13个)
[内容预览]
20 | 2009-10-22
师大附中2009精品学案集合与逻辑(含教师版13个).rar ………………………………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 点击下载此文件
[阅读全文]
-
[图文] §6.3不等式证明主讲稿
[内容预览]
29 | 2009-10-13
§6.3不等式的证明主讲稿 【教学内容分析】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有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数形结合等方法。其中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是基本方法;反证...
[阅读全文]
-
[图文] 6.4.1不等式解法举例(1)简案
[内容预览]
40 | 2009-10-13
6.4.1不等式解法举例(1)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2.能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 3.能解决含有字母参数的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讨论求解问题...
[阅读全文]
-
[图文] 6.2..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内容预览]
38 | 2009-10-13
6.2.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 2.会应用此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 2、...
[阅读全文]
-
[图文] 6.2.1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内容预览]
70 | 2009-10-13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重要不等式a2+b2≥2ab及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初步运用它们证明不等式及求解简单的有关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两个不等式的发现和...
[阅读全文]
-
[图文] §6.3.3不等式证明(3)——分析法
[内容预览]
33 | 2009-10-13
一.课题:不等式证明(3)——分析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及证题步骤 2.掌握用分析法证明一些较简单的不等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阅读全文]
-
[图文] §6.3.1不等式证明(1)---比较法
[内容预览]
34 | 2009-10-13
第一课时不等式的证明(1)——比较法 【教学目标】:1.了解证明不等式的比较法及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2.了解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解题步骤 3.掌握用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重点1.比较...
[阅读全文]
-
[图文]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
[内容预览]
24 | 2009-10-13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单调性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求出正、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余弦函...
[阅读全文]
-
[图文]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内容预览]
28 | 2009-10-13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会判断正弦、余弦函数的奇偶性; 2、能正确求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 3、培养学生直觉猜想、归纳抽象、演绎证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
[阅读全文]
-
[图文]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内容预览]
30 | 2009-10-13
.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关正弦、余弦函数的最值问题; 2、理解的周期性概念,会求它们的周期; 3、初步掌握用定义证明的周期为T的一般格式 4、培养学生直觉猜想、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