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高中数学第二册《不等式性质(1)》教学设计(初稿)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3 08:50:01

不等式性质(1)

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间关系,进一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

2掌握求差法比较两实数或代数式大小.

教学重点:比较两实数大小.

教学难点:差值比较法:作差→变形→判断差值的符号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两实数的大小关系。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 研究不等关系,反映在数学上就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 实数的差的正负与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本章内容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因此,本节课我们有必要来研究探讨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为什么糖水中加的糖越多越甜呢?

………………………………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