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图文]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公开课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67 | 2012-12-27
一,揭示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北魏建立以及统一中国北方的史实,知道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原因;理解并记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以及影响;理解并记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知道北朝。...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8 | 2012-12-27
一、学习目标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二、课前预习 (一)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它于______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4 | 2012-12-2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6 | 2012-12-27
淝水之战 自学过程 1、东晋建立:年,建立东晋,都城。 2、前秦建立:4世纪后期,人建立前秦,苻坚重用汉人,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统一。 3、淝水之战 ①时间②地点③交战双方 ④特点⑤结果 ⑥影响 4、...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28 | 2012-12-2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俄国1...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8 | 2012-12-27
一、学习目标: ㈠内容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㈡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例,...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0 | 2012-12-27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7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29 | 2012-12-27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6课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9 | 2012-12-2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83 | 2012-12-27
【学习目标】 1、图史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地理范围,主要事迹,重大影响;比较分析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活动情况,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这一结论。 2、分析讨论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背景、功绩和取...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5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2 | 2012-12-2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doc...
[内容预览]
22 | 2012-12-2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5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doc
[内容预览]
29 | 2012-12-27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主要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攻占巴士底狱是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三次起义在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重...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4课大统一的汉朝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8 | 2012-12-27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内容预览]
8 | 2012-12-2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让学生能依据所学的史实认识匈奴族对祖国北方开发所做的贡献,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上看录像,讲故事和课堂讨论...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课“贞观之治”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6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7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审美感,提高鉴赏力。 3、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3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5 | 2012-12-2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2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的有关史实。 2、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进行历史感知...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2课秦王扫六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1 | 2012-12-25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3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doc
[内容预览]
38 | 2012-12-2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现象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1课活动课编写历史小故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20 | 2012-12-25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 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5 | 2012-12-25
〖课程标准〗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理念〗 以素质教育为...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4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2、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对于历史...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学案(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内容预览]
29 | 2012-12-25
教 学 目 标 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饭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 2、过程、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0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8 | 2012-12-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9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2、认识我国的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内容预览]
1 | 2012-12-2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44 | 2012-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