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五、尝试:
尝试做两声部的练习: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朗读第一句,
用手打节拍,乙组朗读第二句,用笔轻敲桌子击节拍。
三、四句同时朗读:拍手、拍桌子,读“哥哥……”
2-1课题: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的:
1.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美丽大自然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2.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3.引导学生表现春天。
教具准备:钢琴、《春天在哪里》《渴望春天》录音带。
学生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回忆
2、听布谷鸟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也叫报春鸟。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燕子、青蛙)
3、教育学生要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二、活动
1、感受春天。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师生边歌边舞,引出主题。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色。
2、拥抱春天。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真正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春天的足迹。
3、表现春天。
(1)学唱歌曲《春天到了》。让学生在以下三方面获得感受:从五声音调歌曲中准确唱歌。伴随慢唱,用手在空中画出音调高低的方法。通过视觉的辅助,感受音高的大致变化。
(2)学唱歌曲《春姑娘》。
A、猜谜。
B、用听唱法学唱。
C、放录音带,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节奏。
D、学生轻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E、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这首歌曲优美吗?怎样延长才能表现它的优美?
F、与学生共同创编节奏型,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表演情景剧---春姑娘来了。
配乐--
《渴望春天》师旁白,学生即兴表演。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小燕子飞回来了,和暖的春风吹得柳枝轻轻摇荡。小河里,鸭子欢快地戏水,花丛中,小蜜蜂辛勤地飞舞,草地上,小朋友唱着春天的歌儿,愉快地唱啊,跳啊,放风筝,做游戏,一个个高兴极了。啊,春姑娘真的来到了。
4、请学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可爱的春天。
三、教学评价。表现积极的给予评价,鼓励和帮助胆小的同学。
2-2课题:小雨沙沙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想象,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春的意境,
2.启发学生体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春天的美丽。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的启迪。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小雨沙沙》。
教学难点: 学生运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教具:钢琴、《小雨沙沙》录音带。
学具: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朗读《雨点》。
二、交流:师生交流,启发学生讲述对春雨的发现和感觉,聆听春雨的声音,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并让学生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做一件打击乐器,模仿小雨的声音。
二、新授:
1、听范唱《小雨沙沙》。
2、跟着老师朗读歌词。
3、老师弹琴,生轻轻演唱歌词。
4、师生共同跟着录音唱歌词。
5、师生跟着录音边歌边舞。
6、加上伴奏声部“沙沙、沙沙”,师生演唱歌曲。
7、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游戏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分小组表演。
2、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敲击艺术课本上的节奏,继续巩固基本节奏,并学习带四分和八分节奏休止的练习,认识反复记号,使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逐步增长。
2-3课题:春天真美好
教学目标:
在“体验春天”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欣赏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主动参与、愉悦表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多种自然材料进行加工、创造,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表现春天方法的创新法和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准备:
教具:《小燕子》《春姑娘》《春之声圆舞曲》录音带、国画〈山花烂漫〉
学具:学具美术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管弦乐《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引导学生以三拍子的舞步,用动作来表现春天所带来的欢快心情,
二、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艺术作品〈山花烂漫〉,了解艺术家赞美春天的市郊及绘画方式。
2、交流:对“迎接春天”的设想,结合学生用书上展现的多种材料的表现形式,请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可爱的 春天。
三、活动:到室外与同学一起交流或做游戏。可以唱有关春天的歌曲,也可以举行春游绘画展。
四、交流: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谈谈在春游中所发生的趣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恰当的词汇或形体语言,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五、欣赏:
1、让学生边听、边唱〈春天到了〉、在舞蹈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2、引导学生即兴舞蹈,尽情地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六、制作:
学生自由组合、自取材料,用《春姑娘》做背景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动手绘制五彩斑斓的花朵以及各种各样的小风车,布置教室或到室外去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