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1/听赏歌曲《好妈妈》,学生讨论。
2/第二边时加进表情、动作。
3、用听赏法学习歌曲,速度为中速,力度随着歌曲的发展有所起伏。(两句让我亲亲 你吧用不同的力度) 4、表演:请小朋友扮演妈妈和小朋友进行表演。
5、齐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唱出对妈妈的爱。
6、欣赏:p21右上《我给妈妈画张像》
妈妈的表情上什么样的?姿势?背景?
你的妈妈什么样?有什么特征?头发、眼睛、脸。
7、小朋友也为妈妈画张像吧。
《我爱五星红旗 》
4-1课题: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的美丽,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结合国歌几种演奏或演唱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优美、庄严的旋律中感受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的自豪。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升国旗,唱国歌的庄严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画面、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教具:一面国旗、《国歌》乐曲、有关录象资料。
学具: 油画棒、彩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观看一段录象。
2、观看:(1)毛主席亲自升旗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2)中国体育健儿为中国争得荣誉、夺金牌的画面。
(3)中国申澳成功等激动人心的画面。
3、讨论、交流感受,引发自豪感。
二、新授:
1、交流:(1)什么时候播放国歌?
(2)播放国歌时做什么动作。
(3)人们表情怎样?
(4)谁来表演这一场面?
2、表演:出示一面国旗,播放《国歌》,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升旗式的场面。
4、学唱歌曲:用听唱法学唱。难点部分用模唱法解决。
5、歌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编动作。
三、小节:师生交流本节课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模拟升旗仪式,感受国歌激昂奋进的旋律。 要求:学生尽量跟唱国歌。
2、演唱歌曲《国旗真美丽》。
二、视听结合,引发思考
1、谈话:歌曲中唱到:国旗国旗多美丽,天天升在朝霞里。国旗究竟美在哪里?请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观察:国旗的颜色、五角星的含义、延伸与红领巾的关系。
3、师讲解:(1)红色与黄色同属暖色。两者结合使人感觉和谐、热烈。
四、我来画画,五星红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画一画和国旗有关的图画。
五、作品展示,我来评价
4-2 课题:我是中国娃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艺术手段表现中国娃的形象,让学生从舞蹈《中国娃》中了解人的形象、动作、表情、服装、音乐等要素。
2、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激发做中国娃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舞蹈,让学生演一演、学一学,提高学生模仿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演一演。
教学准备:
教具:舞蹈《我是中国娃》的录象资料,地方戏剧作品。
学具: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录象《我是中国娃》要求:学生用多种感官同时感受。
二、交流:
1、学生用语言或动作交流。
(1)你能听出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吗?
(2)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中国娃应具备哪些品质?
(3)什么行为才算得上是“龙的传人”的行为?
(4)分组讨论、交流:中国娃 勇敢 坚强 爱父母 爱国家
三、尝试:
1、哪些动作表明中国娃比较勇敢、坚强?
(1)学生试着模仿舞蹈中人的表情和动作。
(2)师生共同分析富有朝气的舞蹈动作。
四、实践:1、鼓励学生分组创编。(自编儿歌、讲故事、动作表演)
2、展示:
3、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五、延伸:通过各种方法搜集有关少年英雄的事迹。
第二教时
一、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组搜集的故事多?哪组运用的方法多?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故事。
3、师生共同评价。
二、绘画
1、把刚才故事中的一些主人公(中国娃)画下来。
2、向别人介绍我们就是中国娃。
要求:不管是画故事中的人物,还是生活中的人物,都要注意把握人物的神态、表情。
3、学生绘画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作画。
要求:把故事中的人物画成情节性的。
能干的双手
5-1课题:漂亮的小手绢
教学目标:
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或画一幅小手绢,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可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变成艺术品,初步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联。
1、劳动观念的培养。
2、设计小手绢中学会点线面。色彩、构图。
3、指导学生制作手绢作品,培养学生把普通物品边成艺术品的观念。
教具准备:
手绢样品,用手绢做道具的舞蹈录象。歌曲录音带 、白纸、彩纸、剪刀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用游戏方式导入叠手绢: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对,这是一只用小手绢叠成的小老鼠,那你们知道我这只手绢老鼠怎样会跑起来呢?谁发现了?哦.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看,小手绢,四方方,叠来叠去变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