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数学下册《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一、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第85~87页
2、教材编写特点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实现的。教材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教材通过青蛙儿歌、师生年龄、摆小棒等情境,说明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既简洁明了,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接触了很多字母,对字母很熟悉,而且已经有了较浅的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单位的知识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单位了,只是很简单;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第一个困难会出现在用字母表示师与生、学生与家人的年龄关系;大的困难应该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同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究和巩固新知。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常用的运算定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对代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学习准备:课前搜集并了解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例子。
六、学法指导:课前,先搜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想想这些字母是什么意思?数学上的字母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主学习教材,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课堂上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进一步理清用字母表示的方法和意义,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CCTV”,这些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一组扑克牌A、K、 J 、Q,这些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
我的搜集:( ),这些字母表示( )。
我的疑问: 。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学生会初步感受到字母应用的广泛性,尤其出示学生熟悉的扑克牌,能从中体会到用字母可以表示固定的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自然地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等问题。
【评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入手,通过搜集交流生活中的一些字母所表示的含义,使原本高度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并富有情趣,学生会感受到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广泛性,激发学生自觉产生疑问,数学上怎样用字母来表示数呢?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浓厚兴趣,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情感。】
二、活动感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活动一:简编儿歌。
1.(课件或挂图):夏天到了,可爱的小青蛙们都跑出来玩耍了,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使我们想起了一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和同桌一起往下说,比比谁说的多。
10只青蛙 ,20只青蛙 ,50只青蛙
2.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这其中有规律吗?
3.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同桌交流。
4.如果用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你会接着数吗?
n只青蛙 张嘴
a只青蛙 张嘴
只青蛙 张嘴
5.你能照样子编一首儿歌,并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熟知的一首儿歌,通过连续叙述儿歌,最后再用一句话概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这一环节的学习,再现了儿歌的魅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说儿歌、编儿歌的过程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符号化”的过程,初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尤其是用不同的字母表示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