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剪纸》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7 20:46: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62-63页上的内容。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结合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而安排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段。首先,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剪纸作品,介绍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剪纸的密切联系形成认识。然后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独立或分小组自由进行创作,最后进行交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突破方法: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简介剪纸的历史

1、同学们喜欢运动吗?说说你都喜欢什么运动?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猜一猜各代表什么运动?(课件:剪纸作品)

2、谈话:这几幅图片是由我国一位民间艺人为北京奥运会创办的一组剪纸作品。剪纸又叫“剪画”或“窗花”,是最为流行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2006520,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制作剪纸。(揭示课题:奇妙的剪纸)

3结合相关作品对剪纸的历史进行介绍。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附近发现的。(课件出示相关剪纸)

唐代剪纸处于大发展时期。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到了现代,剪纸广泛地应用在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邮票、广告、服装设计、壁画装饰、文化交流活动,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剪纸作品分类
1
、大家一起欣赏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剪纸还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下面这几幅剪纸作品(出示剪纸作品)你知道可以怎样分类吗?
2
、学生交流分类方法,可能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
3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有哪些?(贴在黑板上)
4
、观察:这些剪纸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这些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你怎么知道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图形的多种对称形式。

三、创作剪纸作品

活动一:
1教师拿出其中一幅图案。这样漂亮的图案,猜一猜,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对称的图案的?(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先将正方形纸对折,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用铅笔画出一个想剪的图形,最后沿所画的图形的边剪一剪。)

想不想验证一下这种方法?请同学们拿出彩纸、铅笔、和剪刀按照活动要求自己试一试。(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①一次对折。

          沿外边画轮廓线  

③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3展示学生作品。

提问:在剪纸时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小结:剪纸时对折要整齐,画样要美观,用剪要稳当。

 

活动二:

1、我们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画样剪纸创作出枫叶图案,如果继续对折会怎样呢?下面请发挥你的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剪纸图案。

2、学生独立创作,交流作品。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有的同学会剪散了?

小结:剪纸时要保留对称轴,哪怕只保留一些也可以。

活动三:

1、刚才我们用正方形纸剪出了许多的图案,他们是一个个的,不连的,你们看(出示一组相连的花边)你知道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小组讨论。

2制作方法:

①、首先把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尽量把带颜色的一面折到里面),像折扇子的方法一样,连续折纸。

②、然后在连续折痕的这一面画出图案的轮廓线。

③、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④、最后展开。

温馨提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从散边剪,不能将对称轴剪断,要注意首尾相连。

你能运用此方法剪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吗?(任选一种剪)

3、学生动手尝试,并展示作品。

四、全课总结。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瞧,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精美图案,真令人佩服!请选择一件你最为满意的作品,将它贴在我们的学习园地中展示,并写上你的名字,来美化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创作的乐趣吧!

五、剪纸作品欣赏。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