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doc
【教学内容】义教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28~29页及相应练习
【执 教】合肥市新城学校 朱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数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比较、体会、交流多样算法后自觉优化口算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比较、体会、交流多样算法后自觉优化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导列式
1、引导观察
观察: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引导:你怎么看出是十箱?(配以CAI呈现5和5,9和1)
2、问题情境: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引导:要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可以怎样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1)独立思考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组织同桌进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
估计学生出现的算法有:
①12×9=108,108+12=120
②12×5=60,60×2=120
③10×10=100,10×2=20,100+20=120(如生不出,师介绍该方法)
④12×1=12,12×10=120
…… (有可能产生其他的算法)
回归问题: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为什么?
2、回顾算法,体会理解
(1)回顾:刚才在口算12×10时,大家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现在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一边看着这四种不同的算法,一边同桌说一说,每种算法都是怎么算的?
(2)体会:结合不同的算法,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①12×9=108,108+12=120
②12×5=60,60×2=120
③10×10=100,10×2=20,100+20=120
④12×1=12,12×10=120
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
(1)问题:如果搬下30箱,可以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喝?
(2)引导列式:指名列式
(3)试算:学生直接独立进行口算,指名口答(引导快速进行口算)
(4)交流:组织全班交流,体会不同算法的快捷程度
(5)小结:引导学生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优化掌握
1、想想做做第1题
(1)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指名学生进行反馈
(3)观察:对比观察每组中两道算式的区别
(4)引导:在算每组中的第二题时,你是怎么算的?
(5)优化:一般情况下,在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我们都是直接把整十数末尾的0先不看,用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完后直接在末尾添0。这样的方法既快又准。
2、想想做做第2题
(1)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指名学生进行反馈。
(3)引导:举例说说在算每一组题中的算式时,头脑中想的是哪道算式?
(4)质疑:在积的末尾添0的时候,你是怎么确定添几个0呢?
(5)小结:在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直接把整乘数末尾的0都不看,乘完后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听算(想想做做第3、4题)
教师口头报算式,学生进行听算。
4、想想做做第5题
四、小结梳理:
梳理: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拓展:引导如何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