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一、教材分析
1.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课时量最大的一章,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试题内容一般围绕三角函数式的变换、求值或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等。通过近几年高考题分析,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与对称问题、已知三角函数图象求其解析式的问题是考生的失分点。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在“较易”到“中档”的程度。但试题越来越灵活,对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知识分析:
1)角的概念的扩充
1.角的定义:
平面内一条射线OA绕端点从起始位置O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的图形为角α,OA称为α的始边,OB称为终边。
2.角的正负
规定: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为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为负角;射线没有旋转形成零角。
3.角的分类:
我们把角的顶点放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把角的始边放在x 轴的非负方向上,则通过角的终边的位置把角分成象限角与轴上角两类。即角的终边在象限内称为象限角,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称为轴上角。
4.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β|β=k·360+α,k∈Z}。
注意:α可以是任意角。
5.两个约定
0°到90°的角是指:0°≤α<90°
0°~90°范围的角是指:0°≤α≤90°。
2)弧度制的引入
对于一个新的制度,首先需要规定单位,在弧度制中首先要规定1个弧度。
1弧度角:圆中弧长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规定为1弧度。
定义: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其中角α所对弧长为l,r是圆的半径。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当l=2πr(即圆的周长)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2π, 角度数为360°,则有:
2π弧度=360°
π弧度=180°
1弧度≈57.3°=57°18′
注:角的弧度数的单位“弧度”两字可以省略,但角度数中的“°”不能省略。
3)任意角三角函数
1.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角α终边上任一点P(x, y),|OP|=r
则:sina=, cosa=
, tana=
cota=, seca=
, csca=
由定义可知余割、正割、余切是正弦、余弦、正切的倒数,因此今后我们研究问题时,只研究正弦、余弦、正切即可。
不同象限中三角函数的符号:
4)同角关系:倒数关系、商数关系、平方关系
①熟记公式,一是理解sin、cos
、tan
、cot
、sec
、csc
的定义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