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稍经加工变成艺术品。
教学准备: 教具:海滩的背景图、课件、贝壳
学具:彩笔、贝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录象:《大海》,老师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海滩,夏天,赤着脚,在海滩上捡贝壳,是多么开心的事。如果你来到海滩上,你最想做什么?
二、欣赏 :出示各种贝壳的图片,比一比它们的形状、花纹、颜色。
你能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这美丽的贝壳?你知道有那些贝壳吗?)海螺属于单片的贝类,蛤是双片的贝类,贝壳的外形各异,花纹和颜色也千姿百态,当贝类幼小的时候,就会利用包裹在身体外的外套膜分泌钙质,钙质不断堆积起来,逐渐形成外壳,“宝贝”指漂亮而美丽的贝类,以前曾当货币使用,俗称“宝贝”。
小诗:海边的小贝壳,请你告诉我,你的年纪不算大
为啥皱纹这么多?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
那是条条录音带 ,录下大海的歌
四、绘画:
1、观察p53小贝壳的外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2、分析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有多少?(比一比谁设计得多)
3、学生尝试用多种美术工具、材料、方法给贝壳填色。
4、把这幅画添加完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拾贝壳》
体会歌词中描绘的拾贝壳的美好情景。
你捡过贝壳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表演:大家听着音乐自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三、布置:
1、将你认为画得最好的小贝壳剪下来
2、一小组的小朋友将小组成员的小贝壳穿起来布置教室或布置在大海背景上。
四、拓展:
大海美丽而神奇,你有去旅游过吗?下次上课将你游大海的照片带来。
9--2课题 美丽的风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彩泥、花布、彩纸或身边多种多样的可用物品可以制作成小帆船。
2.培养学生多色彩的感受及动手能力。
3.分组在操场上做帆船游戏。
教学重点: 用丰富的想象力表现船帆的美。
教学难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对大海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帆船的图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歌曲。
学具: 彩泥、彩纸、彩笔、花布或纸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播放用关大海的影视资料和有关图片:大海多么宽阔,美丽。
你曾经去看过大海吗?如果没有就请你抽点时间去感受大海的广阔,去领略海浪拍岸的
共鸣!如果未曾试过,你不防试一试。白天海天成一色,阳光璀璨,未为壮观。不管是
朝阳初升,还是夕阳欲落,你沿着海岸赤足而行,感觉那柔柔的沙滩或踏上那美丽而滑
润的卵石,让涛声入耳,让海花洗身,金灿灿的沙滩留下你深深浅浅的足迹。
二、讨论 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大海有什么声音?
海面上的船是什么样的?近时?远时?
老师归纳。
三、出示各种帆船的图片:帆船有几部分组成?(船身、帆)
你知道帆船为什么不翻呢?(船身大)
四、小组讨论:你准备设计怎样的船身,怎样的帆?可以画出草图。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总结:用料、色彩、装饰。
五、制作:用自己带的不同的材料制作一条小帆船。要富有想象力地表现风帆的的美。
如:用彩泥捏,彩纸剪,用纸盒组合或用彩笔画。
六、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评价:上节课的作品。
二、听赏:白帆呀白帆,美丽的白帆,飘在蓝色的海面,你像那蝴蝶洁白的翅膀,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啊 你在开不败的浪花里。飞向遥远的天边。歌曲《白帆》你看那白帆从远处驶来 美丽的帆在阳光下被风吹得鼓鼓的, 你能想象一下帆船在大海上行驶的样子吗?如果你是船长,是舵手,你会怎样开船?学唱歌曲《白帆》
三、游戏:学生制作船头头饰并带在头上或胸前,分组在操场这做帆船的游戏。如: 分成四小组,每组设相同的往返距离,头带帆船头饰的学生,绕障碍物来回接力跑。跑道设:“风浪道”、“回旋道”等,帆船要根据不同的跑道做相应的动作
9--3课题 :神奇的海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海底的神奇。了解神奇的海底动物。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珍爱海洋生物。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认识海洋动物的神奇和美丽。
教学难点: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海洋动物。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课件、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歌曲录音带
学具:彩纸、剪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师生一起随音乐律动人室。
师:小朋友们看武老师今天要装扮成什么?(戴头饰) 生:美人鱼。
师:美人鱼昕说一年一班小朋友唱歌非常动听,我来为你们伴奏,
你们唱歌给我听好吗? 生:演唱歌曲《拾贝壳》。
二、录象: 欣赏录像:现在美人鱼要带小朋友去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你们看!
(播放"海底世界'录像片)
在这蓝色世界下面生活着好多好多神奇的小动物,我们刚才欣赏的只
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你还见到过哪些更神奇的海洋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