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数学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教学内容】
《有多重》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p45——p46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来进行感知;尤其重视了对学生估重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思路】
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每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我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中去体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
2.掌握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
【教学难点】
了解
【教学准备】
小黑板,食用盐若干包,一盒曲别针,质量为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游戏
(1)老师讲述游戏规则:同学们全部起立,双手分别握住自己课桌面的前边和后边,(不要放到桌面的左右边,防止夹到手)轻轻地将桌子竖直提起,并拿稳,再慢慢地将桌子放回原位。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轻轻地提起椅子再放回原位。
(2)学生按要求做游戏。
(3)谈感受。师:谁来说说刚才你提桌子和椅子有什么不同?(多请几名学生答)
2、导入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的知识《有多重》。(板书课题)
二、导纲引路,探究新知
(一)认识秤。
1、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1、用手去掂一掂。2、用秤去称一称。)
问:那么你们都见过哪些秤呢? (天平、台秤、电子秤、弹簧秤、磅秤、地秤)
2、师:秤完物体,我们一般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呢?(适时导出克和千克)
(二)建起克的概念。
1、导入:
2、出示导学提纲1:
(1)称一称几个曲别针约重
(2)掂一掂约重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
3、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辅导。
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的成果。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活动结果?
问:几个曲别针的质量约重
问:
问:那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
(二)建起千克的概念。
1、导入:
2、出示导学提纲2:
(1)称一称几个苹果的质量约重
(2)掂一掂约重
(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
3、学生合作探索,教师巡视辅导。
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的成果。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活动结果?
问:几个苹果的质量约重
问:
问:那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
(三)千克与克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分别感受了
1、教师演示将一瓶
2、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什么现象。
3、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