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图文] 第二章 第五节 保护大气圈(科学华师大版七下教案).doc
[内容预览]
18 | 2013-03-30
第二章空气 第五节保护大气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大气圈的分层,描述臭氧层的作用。 2)初步了解温室效应的含义,关注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对温室效应的利弊。 3)知道什么是臭氧空洞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4)能...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章 第四节 二氧化碳(科学华师大版七下教案).doc
[内容预览]
9 | 2013-03-30
第四节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1)体验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过程,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3)了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体验在实验中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章 第三节 氧气(科学华师大版七下教案).doc
[内容预览]
14 | 2013-03-30
第三节氧气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了解MnO2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能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说出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检验氧气的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章 第二节 空气的成分(科学华师大版七下教案).doc
[内容预览]
46 | 2013-03-30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体积分数)。 2)了解红磷在钟罩里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 3)对稀有气体(如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运动和力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0 | 2013-03-25
第二章复习 【学习目标】 1、介绍各种形式的运动和能,使学生对物质的运动形式有初步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2、深入探究机械运动,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运动的分类; 3、理解力的有关知识,包括力的作用及作用效...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5 | 2013-03-25
第2章知识归纳总结 知识结构图: 1.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单位:牛(N) (3)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测量 (6)力的表示方法&hel...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8节 二力平衡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8 | 2013-03-25
2.8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8节 二力平衡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3 | 2013-03-25
§7.2.8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能用二力平衡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 | 2013-03-25
2.7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判断以下三句话的正确与否。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学生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分析原因。 ...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5 | 2013-03-25
§7.2.7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确认力并非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知道惯性的概念; 4、确认一切物体,无...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 | 2013-03-25
2.6摩擦的利和弊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摩擦力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固有的知识结构中,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 1.对于固体能产生相应的摩擦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而对液体、气体存在摩擦缺乏认识,没有“摩擦力...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教案2(浙教版七年级下) .doc
[内容预览]
6 | 2013-03-25
第六节摩擦的利弊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一、学情分析 摩擦有利有弊,但学生开始容易认为摩擦因为阻碍物体运动总是有害的。教学时可先问学生,有摩擦好不好?让学生通过讨论,用事实说明摩擦有时好,有时不好。教...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教案1(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5 | 2013-03-25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摩擦力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固有的知识结构中,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 1.对于固体能产生相应的摩擦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而对液体、气体存在摩擦缺乏认识,没有“摩擦...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 | 2013-03-25
2.5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 教学...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4 | 2013-03-25
§7.2.5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学习目标】 1.叙述重力的意义,确认重力的方向,确认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会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能叙述式中g的意...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4节 力的图示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4 | 2013-03-25
§7.2.4力的图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力的三要素,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会正确作出力的图示。能根据力的图示...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3节 力的存在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2).doc
[内容预览]
0 | 2013-03-25
2.3力的存在(力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弹簧秤、木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生活...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3节 力的存在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1).doc
[内容预览]
3 | 2013-03-25
2.3力的存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3节 力的存在讲学稿(一)(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8 | 2013-03-25
第二章第3节力的存在(一)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现象概括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1.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预习...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3节 力的存在讲学稿(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1 | 2013-03-25
第二章第3节力的存在(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弹力的概念和含义,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弹力的实例 2.知道力的单位 3.学会使用弹簧秤 【课前预习】 1.物体在发生时,会产生一个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物体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2节 机械运动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8 | 2013-03-25
2.2机械运动(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2节 机械运动讲学稿(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9 | 2013-03-25
第二章第二节机械运动(第1课时)-运动与静止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知道运动的绝对性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⑵会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⑶能够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 | 2013-03-25
2.1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 【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2章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运动的多种形式和能的多种形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2章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1 | 2013-03-25
第二章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 【学习目标】 1、知道各种运动形式;知道各种能的形式。 2、知道运动形式与能的关系。 3、能分析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中存在什么形式的能。 【课前预习】 1、物体变化叫机械运动 2、...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对环境的感觉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4 | 2013-03-25
第一章对环境的感觉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人体的五种基本感觉,重点了解听觉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人体的耳和眼睛的基本结构。 3、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4、会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29 | 2013-03-25
第一章知识要点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第6节 眼和视觉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8 | 2013-03-25
教材分析: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同老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很大的不同,把眼和视觉同凸透镜整合起来,在知识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对于学生来讲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是非常难于理解的,所...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第6节 眼和视觉教案(浙教版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37 | 2013-03-2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4、能说出视觉形成的功能。 5、能说出照相机和眼睛的相似之处。 6、了...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讲学稿(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7 | 2013-03-25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能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有媒介物质,并能举例说明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3、通过观看录像、比较图表,知道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1章 第1节 感觉世界讲学稿2(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内容预览]
6 | 2013-03-25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能说出人体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积极开展合作交流,通过实验探究和归纳总结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特点。 【课前预习】 1、仔细阅读课本图1-1,思考:图中的人会感觉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