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7 20:24:52
 
  对于本章内容,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章编写特点
 

 
  1.强调典型案例的作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在教材编写时,特别注意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例如,第4.1节就是通过调查“全班同学喜爱六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情况”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介绍全面调查;第4.2节也是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来介绍抽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第4.3节还是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使学生综合运用本章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活动。这样的一种利用典型案例编写统计内容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并在这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体会统计的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2.突出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
 
  学习统计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真正经历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逐步学会用数据说话,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本套教材特别注意让学生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如前所述,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的内容,全套教材以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为线索,按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分析来安排统计内容。在每一章的中,对于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又都是放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来学习的。本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是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将统计的概念、方法与原理统一到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
 
  3.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编写时,一方面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同时也注意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标准》在三个学段采用螺旋上升的安排方式,第1学段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第2学段要求“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第3学段要求“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根据《标准》的这个特点,本章在编写时,特别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在系统整理前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新内容。比如增加了设计问卷调查、利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的初步知识、利用频数分布表整理数据等,使三个学段的学习连成一个整体。
 

  4.注意突出统计思想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统计中常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出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情况。本章4.2节安排了利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这种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在通过抽样调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其中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感受统计的这种归纳的思想,并对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即结论的“不确定性”有所体会。
 
  5.强调在活动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统计观念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能推测到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等,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动手处理数据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并且充满乐趣的过程,教学中要注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统计的活动中去,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本章的学习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但活动重点应放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方面,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目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亲自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得到数据,然后动手设计表格整理数据。对于描述和分析数据两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出适当的要求,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有时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或由教师讲解完成。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既有课上的又有课下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既有个体的又有小组合作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该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6.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
 

 
  如前所述,本章编写时选用了一些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素材,但还很不够,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一起挖掘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有趣的、可操作的、真实的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社会和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的积极性。
 
  对于素材,不仅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有些学生不熟悉的但有一定人文教育价值的素材也可以选择,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方面的教育。例如教材第4.3节“课题学习”选择了回收废电池的素材,学生对这个素材并不熟悉,通过开展“你怎样处理废电池”的调查活动,学生就会对废电池的危害以及人们处理废电池的情况有了一个量化的认识,当学生看到人们废弃的电池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时,就会促使学生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自觉地加入到科学地回收废电池的行列,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同时,接受了保护环境的教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