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介
在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时还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学生在从事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会出现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小组收集到的数据差别较大的情况,这是要注意对学生收集数据的活动过程以及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价,不能随便更改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准确把握“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要求
对于统计中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关于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对于《标准》中提到的“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教科书在本章和八年级下册的“数据的分析”中都有安排,但在要求上有不同的层次。本章要求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在“数据的分析”一章中,将通过较多实例,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并初步感受样本的代表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等。因此,在本章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看待教学要求。
再比如,本章三节都涉及到利用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的内容,关于这三种统计图,《标准》在前两个学段有不同要求,对于条形图和折线图,不仅要求能够读出图中的信息,而且要求能画出它们来描述数据;对于扇形图,只要求能够读出图中的信息,不要求会画扇形图。本章对统计图的要求不超过前两个学段,对于统计图更高的要求,比如能画出扇形图描述数据等,本套教材放在八年级上册的第12章“数据的描述”来学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