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44 | 2012-03-21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演讲词,内容比较浅显。但因为是译文,又事关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学生在体会本文的激情时有点困难,所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己去体会最重要、最关键。我以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一课《雨巷》(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49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2、通过朗读让学生体味《雨巷》是一个“忧愁”的文本:掌握运用象征性的意象构成象征性意境的方法。 3、体味诗歌中朦胧、幽深而又凄婉的美感,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流露...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五课《宽容序言》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126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复习“序言”文体知识,理解本篇序言的独创特点;理解文中“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2、培养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一课《谈白菜》(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46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揣摩作者是怎样由齐白石先生的画联想生发开来,逐步深入地阐明事理的,学习作者的这一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所谈“白菜的辩证法”的基本含义,对人生有所启迪。 说明: 本文是一篇借此喻...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五课《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
[内容预览]
74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经典的价值和阅读经典的意义。 2、掌握阅读经典的方法,培养自己阅读经典的习惯,产生热爱经典的情感。 说明: 在张汝伦教授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阅读经典,应该...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四课《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25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2、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 说明: 本文是篇一题一议的文艺随笔,属于文艺评论中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七课《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54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演讲稿中倡导的“泥土”精神的思想精髓,思考其现实意义。 2、体会鲁迅先生演讲的语言特色,感受其犀利的逻辑力量。 说明: 本文是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六课《漫谈说理文》(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130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 2、体会漫谈式论说文朴实通俗、深入浅出、亲切有味的写作风格。 3、感受美学大师恳切谦和的人格魅力。 说明: 本文选自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艺文杂谈》,教师在教...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96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精妙高超的叙事艺术。 2、感受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的“硬汉子”形象。 3、深入理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说明: 海明威的中篇小...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九课《陈情表》(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30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表”的基本特点和有关常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和句子。 2、学习本文以自然精粹的语言表达浓郁真挚的情感的写作技巧。 3、感受中华民族感恩孝道的传统美德。 说明:...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二课《悼念一棵枫树》(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52 | 2011-03-29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诗作传达的悲伤并使其受到深深的感染; 试悟诗作的创作意图; 在上述两项的基础上使学生就人类悲剧的某些方面获得启悟,由此强化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崇高感。 说明: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引...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八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31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在朗读背诵中感受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3、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初步了解中国的隐士文化 说...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三课《荷花淀》(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35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七课《新诗二首》之《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
[内容预览]
25 | 2011-03-2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朦胧诗的时代背景及创作特色; 2、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情线索; 2、联...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七课《新诗二首》之《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
[内容预览]
31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作品,熟练朗诵课文,背诵前三段。 2、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 说明...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六课《激流》总序(教学设计)2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65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以“在这平和的文字下面我们分明感受到汹涌的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一句话为学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体验领悟文章的独特魅力,品味文字下面的激情和力量。 2、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与斗志,...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六课《〈激流〉总序》(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76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和象征的特点,领会“激流”在表达生活体验和态度上的作用。 2、通过对词句、语段的品读和分析,把握文章情感意蕴,感受作者征服黑暗、开创新路的青春激情。 3、学习作者不断探求生...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九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84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散文情景理的有机结合。 2、领悟“美”的内涵,珍视朴素的人生本色。 说明: 茨威格将托尔斯泰的墓地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并以此为题撰文,这种“最高级&rd...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十一课《殽之战》(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43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加深对古汉语语法的理解,培养语感。 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常识。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体现出的《左传》的艺术成就。 说明: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把它看作语言材料,要通...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十四课《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28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的文气。 2、依据课文,在学生中展开“天命决定论”和“人事决定论”的讨论,在思想冲突中理解作者的中心论点...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十三课《苏武传》(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81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整理课文中的各类文言语法现象。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文言对原文进行缩写。 3、了解课文刻画人物的各种艺术手法并深入体会苏武“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说明: ...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十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27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赏析诗词的意境。 2、体会作者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家园亲情,探究中国人的故乡情结。 说明: ①《月夜》是杜甫的言情之作。诗人抒写的只是望月思家的所谓离愁别恨。情怀万种,最能触动人的是...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十二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37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常用词语和语言现象。 2、赏析项羽、刘邦两个人物形象。 说明: 本文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题目是课本编者加的。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对《史记》作整体把握和理解。切...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二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内容预览]
58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把握抒情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说明: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八课《新诗二首》之《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
[内容预览]
13 | 2011-03-2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关于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2、体会帕斯卡尔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说明: 帕斯卡尔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而...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一课《阿Q正传》(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内容预览]
158 | 2011-03-28
教学目标 1、评析鉴赏阿Q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握小说塑造典型人物的主要方法。 2、了解阿Q的思想性格特点,理解“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的思想内涵。 说明: 本文选自《阿Q正...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五课《画说》(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内容预览]
72 | 2011-03-28
教学目标 1、梳理作品的结构脉络,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整合材料通篇布局的结构方法。 2、了解作者的绘画艺术主张和中国画的传统审美认知。 说明: 作者被认为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在笔墨技法...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四课《典型》(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内容预览]
75 | 2011-03-28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层次脉络,了解“典型”理论在东西方的演进过程 2、理解“典型”的含义 3、能运用“典型”的概念分析鉴赏叙事性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说明: “典型&r...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一课《傅雷家书两篇》(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内容预览]
36 | 2011-03-28
教学目标 1.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深情;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进而激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语言与风格,体会作者极具逻辑性的表述和严...
[阅读全文]
-
[图文] 第十五课《论语七则》(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
[内容预览]
958 | 2011-03-28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并记诵《论语》七则内容,了解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3、联系实际,体会本文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说明: 本文节选自《论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