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长方体体积计算点评一:精彩源于困惑
[内容预览]
33 | 2008-11-20
柏拉图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观摩了张老师精彩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我要说:“课堂教学的精彩源自于老师和学生的困惑。”老师的困惑,带...
[阅读全文]
-
别停下,再往前走一步——我教“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内容预览]
91 | 2008-11-20
现场: 惑——由思而起 在五(7)班上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苏教版第十册数学第16~18页),感觉学生先前就已经知道了体积的公式(我的学生喜欢数学课,已经有主动预习的习惯),但对公式的...
[阅读全文]
-
[图文]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教学案例
[内容预览]
435 | 2008-11-20
1教学设计 1.1教学内容分析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是在人们大量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抽象出来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素材。同时,也是推导排列数、组...
[阅读全文]
-
校长执教的《小树有多少棵》课堂实录与赏析
[内容预览]
101 | 2008-11-20
编者按: 北师大教材为准备暑期(上册)教材培训,需要几节案例。6月15日,在青年教师连续作了二节《可能性》的试课以后,老师们普遍感受第五册教材内容太朴实、平淡、传统,无创新点,学生兴趣不高。对青年教师...
[阅读全文]
-
鸡兔同笼 教学
[内容预览]
334 | 2008-11-20
鸡兔同笼 海淀区实验小学张燕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
[阅读全文]
-
鸡兔同笼
[内容预览]
100 | 2008-11-20
一、教学目标花园村二小王振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列表举例、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3、在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
[阅读全文]
-
三角形面积
[内容预览]
148 | 2008-11-2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
[阅读全文]
-
分数的基本性质
[内容预览]
112 | 2008-11-2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小学王立琰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
[阅读全文]
-
《搭一搭》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17 | 2008-11-20
一、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
[阅读全文]
-
[伴你教数学]小树有多少棵
[内容预览]
85 | 2008-11-20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
[阅读全文]
-
[伴你教数学]数一数
[内容预览]
41 | 2008-11-20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
[阅读全文]
-
二上《儿童乐园》案例
[内容预览]
96 | 2008-11-20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
[阅读全文]
-
课题:左右(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
[内容预览]
20 | 2008-11-20
课题:左右(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 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3、...
[阅读全文]
-
实验教科书第一册 上下案例
[内容预览]
63 | 2008-11-20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58—59页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阅读全文]
-
一上《统计》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37 | 2008-11-2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数...
[阅读全文]
-
分数与除法关系
[内容预览]
166 | 2008-11-20
分数与除法关系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小学 汪丹 一、教学目标: ⒈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解在整数除法中,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⒉在理解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能用分数...
[阅读全文]
-
三角形的面积
[内容预览]
29 | 2008-11-20
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再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三角形面积是在学习了...
[阅读全文]
-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预览]
545 | 2008-11-20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黄丘小学 韩华明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
[阅读全文]
-
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数一数”
[内容预览]
270 | 2008-11-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阅读全文]
-
“高矮长短”教学设计与评
[内容预览]
17 | 2008-11-1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
[阅读全文]
-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
[内容预览]
496 | 2008-11-19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书课常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分析: ...
[阅读全文]
-
“分类”一 课 的 教 后 感
[内容预览]
28 | 2008-11-19
“分类”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其地位的重要显而易见,因而我在设计此课时考虑要达到以下目的: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
[阅读全文]
-
数学第四册《长颈鹿和小鸟》
[内容预览]
67 | 2008-11-19
一、教材简介 “长颈鹿和小鸟”是在学生初步有了对除法含义的体会,学会了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创设“长...
[阅读全文]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57 | 2008-11-19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阅读全文]
-
认识物体”练习教学片断与评析
[内容预览]
8 | 2008-11-19
(开课大约15分,新课结束进入巩固练习阶段)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认识了许多物体。小朋友们,你们高不高兴呢? 生:高兴! 师: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老师有一个...
[阅读全文]
-
“统计”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40 | 2008-11-19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
[阅读全文]
-
《高矮》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8 | 2008-11-19
教具准备:主题画、一本字典、一本书、玻璃绳、剪刀、透明胶、双面胶、小黑板两块、幻灯片、教师鞭、录音带、影碟、小旗、五角星、课本、手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个教室和我们班的教室有什...
[阅读全文]
-
“6,7,8,9加几的练习”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88 | 2008-11-19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这一情境,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2培养...
[阅读全文]
-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50 | 2008-11-19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1册。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
[阅读全文]
-
我教“认识钟表”
[内容预览]
185 | 2008-11-19
【案例前的思考】 ◆教师应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背景介绍】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由教龄只有一年的年轻老师执教的题为“认识钟表”(北师...
[阅读全文]